美元指數(DXY)向上反彈,因美元兌幾大主要貨幣走高。自上週以來,美元兌其他貨幣的匯率差額不斷擴大,有利於美元。以色列不顧為緩和中東緊張局勢所做的外交努力,誓言要對伊朗實施報復,這使該地區再次處於戰爭邊緣。
在 經濟數據方面,週二的數據點將不會真正推動美元走勢。主要事件是聯準會(FED)的三位發言人,其中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最為重要。鮑威爾的演講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因為聯準會主席對降息預期或前景的任何措辭變化都可能引發美元再次走高或開始嚴重回調。
美元指數(DXY)在市場上滾動,弱勢貨幣和強勢貨幣之間的分化變得更加明顯。綠油油的美元看起來是最終的獲利者,而歐洲和中國在利率方面看起來非常暗淡,並需要更長時間才能保持穩定。由於這些主要貨幣將在未來幾週和幾個月內進一步大幅貶值,只要美國數據繼續表現出色,美元霸主的末日就不會很快到來。對美元走軟的押注將一再被擠出
上檔方面,美元指數的第一個阻力位在 11 月 10 日高點 106.01,略高於隔夜跌破的 106.00。再往上,在 107.00 整數關卡上方,美元指數可能會在 107.35(10 月 3 日高點)遇到阻力。
下檔方面,第一個重要水平是 105.88,這是自 2023 年 3 月以來的關鍵水平,週一證明了其支撐的重要性。再往下走,105.12 和 104.60 也應成為支撐位,該區域的 55 天和 200 天簡單移動平均線 (SMA) 分別位於 103.97 和 103.84。
美元(USD)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官方貨幣,也是許多其他國家的 "事實上 "貨幣,與當地紙幣一起流通。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佔全球外匯交易總量的 88% 以上,根據 2022 年的數據,平均每天交易 6.6 兆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在其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元一直以黃金為支撐,直到 1971 年《布雷頓森林協定》簽訂,黃金標準才被取消。
影響美元價值最重要的因素是由聯準會制定的貨幣政策。聯準會有兩項任務:實現價格穩定(控制通貨膨脹)和促進充分就業。聯準會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膨率高於聯準會 2% 的目標時,聯準會就會提高利率,這有助於美元升值。當通膨率低於 2% 或失業率過高時,聯準會可能會降低利率,對美元造成壓力。
在極端情況下,聯準會還可以印製更多美元,實施量化寬鬆政策(QE)。量化寬鬆是聯準會大幅增加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的信貸流量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用於銀行因擔心交易對手違約而不願相互借貸導致信貸枯竭的情況。當單純降低利率不可能達到必要的效果時,這是最後的手段。這是聯準會應對 2008 年大金融危機期間信貸緊縮的首選武器。它包括聯準會印製更多美元,主要用於從金融機構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量化寬鬆通常會導緻美元走軟。
量化緊縮(QT)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聯準會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本金再投資於新的購買。它通常對美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