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原油價格連續第三天下跌,投資者對全球需求疲軟的前景感到擔憂,擔心油市過剩。美國基準WTI在週五的歐洲交易時段跌破63.00美元,此前本週早些時候曾達到64.40美元的高點。
美聯儲宣布的降息及其鴿派立場未能緩解投資者對全球需求疲軟,加上產油國持續增產,將導致中期過剩的擔憂。
市場也對美國EIA原油庫存的急劇下降置之不理,9月12日當週庫存減少9285萬桶,超出預期的150萬桶下降,並且在前一週增加了393萬桶。
9月第二週,蒸餾油庫存增加400萬桶,超出預期的100萬桶的增幅,繼續引發市場對全球主要石油消費國需求的擔憂。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自8月初美國勞動力市場惡化跡象明顯以來,WTI油價一直在61.36美元和65.60美元之間波動。WTI價格比7月份的高點低18%,比1月中旬的高點低約20%。
WTI油是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原油。WTI是布蘭特、迪拜原油等3大原油之一的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WTI也被稱為「輕」和「甜」,因為其相對較低的重力和含硫量分別。它被認為是一種容易提煉的高品質油。它在美國采購,並通過庫欣中心分發,庫欣中心被認為是「世界管道的十字路口」。它是石油市場的基準,WTI價格經常被媒體引用。
與所有資產一樣,供需關系是WTI原油價格的關鍵驅動因素。因此,全球增長可以成為需求增長的驅動力,反之亦然,導致全球增長疲軟。政治不穩定、戰爭和製裁可能會擾亂供應並影響價格。主要產油國組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決定是油價的另一個關鍵驅動因素。美元的價值影響WTI原油的價格,因為石油主要以美元交易,因此美元疲軟可以使石油更便宜,反之亦然。
美國石油協會(API)和能源信息署(EIA)發布的每周石油庫存報告影響著WTI原油的價格。庫存的變化反映了供需的波動。如果數據顯示庫存下降,則可能表明需求增加,從而推高油價。庫存增加可以反映供應增加,從而壓低價格。空氣汙染指數的報告每周二發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於周二發布。它們的結果通常是相似的,75%的情況下誤差在1%以內。環境影響評估的數據被認為更可靠,因為它是一個政府機構。
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是由12個石油生產國組成的組織,每年舉行兩次會議,共同決定成員國的生產配額。他們的決定經常影響WTI原油價格。當歐佩克決定降低配額時,它可以收緊供應,推高油價。當歐佩克增加產量時,它會產生相反的效果。「OPEC+」指的是一個擴大後的組織,新增了10個非OPEC成員國,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