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指犯「經濟學入門錯誤」!耶倫、伯南克領銜50位經濟學家上書最高法院

來源 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在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就前總統特朗普以「國家緊急狀態」爲由徵收關稅的合法性展開關鍵辯論之際,來自不同政治立場的近50位著名經濟學家聯名向最高法院提交「法庭之友」陳述,呼籲推翻特朗普政府實施的大部分全球性關稅。

他們指出,這些關稅「建立在對全球經濟的根本誤解之上」,不僅無助於減少貿易逆差,反而將對美國家庭和企業造成長期負擔。簽署人陣容空前強大,包括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與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以及前國會預算辦公室主任道格拉斯·霍爾茨-伊金(Douglas Holtz-Eakin)、前總統喬治·W·布什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格雷格·曼昆(Greg Mankiw)、奧巴馬時期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傑森·弗爾曼(Jason Furman)等人。

(截圖自彭博社)

經濟學界齊聲反對:關稅「違背經濟常識」

在陳述中,經濟學家們直言,特朗普政府以「貿易逆差威脅國家安全」爲理由徵收關稅,缺乏經濟邏輯基礎。他們強調,所謂「互惠關稅」並不能解決逆差問題,反而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數萬億美元的衝擊,其影響「將滲透到每個家庭、每個州和每一個產業」。

「這是經濟學入門知識,但其後果卻極其深遠,」他們在文件中寫道。文件援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的經典比喻:「我與我的理髮師之間永遠存在貿易逆差,因爲他從不買我的任何東西。」他們指出,貿易逆差本質上並非危機,而是全球分工與比較優勢的自然結果。

經濟學家們進一步指出,美國長期在科技與服務貿易中保持順差,而在農業與部分製造業上出現逆差。「美國氣候不適合香蕉種植,因此我們長期存在‘香蕉貿易逆差’——這不是問題,而是經濟結構正常分工的體現。」

高院聽證將開:特朗普「緊急關稅權」受審視

美國最高法院將於11月5日舉行口頭辯論,審理特朗普政府徵收關稅的合法性。案件核心在於,特朗普是否可依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以「國家安全」或「經濟緊急狀態」爲由,單方面對他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

此前,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已裁定特朗普此舉違法,聯邦上訴法院也維持了該判決。最高法院目前受理的兩起案件分別爲Learning Resources v. Trump(24-1287)與Trump v. V.O.S.(25-250),原告包括多家中小企業及由民主黨執政的州份。

特朗普政府在9月19日的陳述中辯稱,關稅是「糾正美國致命貿易逆差」的必要手段。文件寫道:「對總統而言,問題十分明確:有關稅,我們是富國;無關稅,我們是窮國。」白宮法律團隊堅持認爲,總統依據IEEPA擁有應對國際經濟威脅的廣泛權力,並可「規範進口」以處理緊急狀況。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警告稱,若法院推翻關稅政策,將造成「嚴重的外交尷尬」。

「徵稅權屬於國會」——學界與多州政府站隊反對

除經濟學家外,31位前聯邦法官、前軍方與國家安全官員及多名外交政策學者也提交文件支持原告立場,主張徵稅權應迴歸國會。由俄勒岡州檢察長丹·雷菲爾德(Dan Rayfield)領銜的多州聯合陳述指出:「國會纔是唯一有權決定是否徵稅及徵稅對象的憲法機構。總統企圖將此權力據爲己有,應當被法院駁回。」

與此同時,美國法律與司法中心(ACLJ)則爲特朗普辯護,稱總統是「外交事務的唯一機關(sole organ)」,司法機構若介入,將「動搖兩百年來的憲政平衡」。

分析人士指出,這場案件的核心不僅是關稅本身,而是行政權力與立法權的邊界。若最高法院最終支持原告,將對未來總統在動用「國家緊急權」方面產生深遠限制。

全球市場持續震盪:關稅政策外溢效應加劇

自特朗普重新啓動關稅政策以來,全球貿易格局與金融市場持續波動。今年4月推出的「解放日關稅」(Liberation Day Tariffs)對多數進口商品徵收10%至50%的稅率,特朗普宣稱「貿易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因此必須以高關稅「解放美國經濟」。

此外,特朗普還以移民與芬太尼走私爲由,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加徵關稅,聲稱這些問題同樣屬於「國家安全威脅」。美國中小企業Learning Resources Inc.稱,這些關稅相當於「長達十年、規模達3萬億美元的非法稅收」,其成本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

特朗普政府的支持者則認爲,關稅是其「重塑美國製造業」與「迫使貿易伙伴讓步」的關鍵工具。白宮官員堅稱,即使部分關稅被法院推翻,政府仍有其他法律途徑實施類似政策。

結語:當政治情緒取代經濟邏輯

這場關稅之爭已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一場制度與理念的較量。支持者強調總統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自由裁量權,而反對者則警告,這種做法可能爲行政越權開危險先例。

正如耶倫、伯南克及其同僚在文件中總結道:「貿易逆差不是危機,而是全球經濟的常態。真正的危險,是讓政治情緒取代經濟邏輯。」

這份陳述也被視爲美國經濟學界少見的集體行動,象徵着在「關稅政治化」與「經濟理性退場」的背景下,學術界對政策誤導的公開糾正。隨着最高法院聽證臨近,這場關乎權力、市場與法治的博弈,正牽動着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美國鋼鋁關稅升級!下一個是銅?花旗這樣說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作者  Tony Chou
6 月 04 日 週三
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placeholder
美9月CPI即將出爐!美元、黃金市場將迎巨震?若CPI數據低於預期,可能進一步刺激降息押注,進而拖累美元,利好黃金。
作者  Tony Chou
10 月 22 日 週三
若CPI數據低於預期,可能進一步刺激降息押注,進而拖累美元,利好黃金。
placeholder
特斯拉Q3:營收創新高難掩獲利頹勢,三重壓力考驗未來估值​財報公佈後,特斯拉盤後股價下跌超3%,反映投資人對短期獲利疲軟及新業務變現能力的擔憂。
作者  投資-槓把子
10 月 23 日 週四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盤後股價下跌超3%,反映投資人對短期獲利疲軟及新業務變現能力的擔憂。
placeholder
利潤猛降!特斯拉財報後大跌4%,AI故事能否延續?財報公佈後,特斯拉(TSLA)股價盤後下跌,截至發稿跌3.80%,報422.27美元。
作者  Alison Ho
10 月 23 日 週四
財報公佈後,特斯拉(TSLA)股價盤後下跌,截至發稿跌3.80%,報422.27美元。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逼近153!有望跌至155?小心升值反轉風險!美元/日圓(USD/JPY)漲至152.91,連續第六日上漲。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3: 10
美元/日圓(USD/JPY)漲至152.91,連續第六日上漲。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