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准會降息「板上釘釘」?美元怒創兩周新低,澳幣、歐元值得關注!

投資慧眼Insights -
週三(8月13日)美元指數攀升跌至97.79,刷新自7月28日以來逾兩周新低,因美國7月CPI數據表現溫和,關稅對核心商品通脹的傳導仍然偏慢,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聯准會9月降息的預期。據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漲至90%上方。更有甚者,市場開始押注聯准會年內降息三次,9月降息50基點。美元指數新一輪跌勢或已開啟,澳幣、歐元值得關注。
美國7月CPI表現溫和,但年內降息三次預期或過於樂觀
週二(8月12日)公佈的美國7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升0.2%,不及前值為升0.3%;按年升2.7%,不及預期2.8%。但核心CPI按月升0.3%,高於前值為升0.2%;按年升3.1%,高於預期3%及前值升2.9%。
從分項來看,關稅成本仍在向零售端傳導,但也有部分價格出現回落。一些此前下跌的服務價格轉為上漲,增加了通脹的粘性,預示著通脹將進入一輪結構性上行階段。
總體而言,數據顯示出關稅對核心商品通脹的傳導仍然偏慢,這加強了市場對聯准會9月降息的押注,推動標普500、納指續創新高,以太幣大漲近9%沖上4600美元,美元承壓下跌。
關鍵問題在於,大美麗法案的確立、美中貿易關稅談判繼續延後三個月有助於美國經濟前景保持良好,惟勞動力市場出現疲軟信號。與此同時,關稅與移民仍將對通脹持續產生影響,移民政策令企業對裁員仍猶豫不決。一系列跡象或表明聯准會內部分歧或因此進一步加劇而非達成共識。
簡單而言,筆者認為聯准會9月降息25基點或已板上釘釘,但對於年內降息三次預期或過於樂觀。隨著更多有關勞動力市場及通脹的數據公佈,一旦聯准會降息路徑預期出現修正,屆時或對美股、數字貨幣等風險資產構成衝擊,仍預計美股將於8月迎來調整。
投資者可重點關注8月勞動力市場數據以及8月下旬舉行的傑克遜霍爾央行年會,屆時鮑威爾或對下半年貨幣政策路徑有更加清晰的描述。
美國7月預算赤字增至2910億,美元下行趨勢或難改,澳幣、歐元值得關注!
週二(8月12日)根據美國財政部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繼續以創紀錄的速度積累債務,美國國債總額首次超過37萬億美元。
具體而言,美國7月錄得海關關稅收入2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按年飆升2.7倍。不過,預算赤字仍然面對擴大局面。扣除日曆差異後,川普政府7月預算赤字為2910億美元,多過預期的2392億美元,顯示支出增長速度快於收入增長。
儘管我們認為市場對聯准會降息預期過於樂觀,但美元在受到美國財政壓制下前景仍然傾向下行。究其原因,聯准會降息並非因通脹回落至2%目標水準,而是基於對經濟轉弱的預防性舉措。
反之,若聯准會仍以控制通脹為核心並維持利率於高位,關稅的收入無法填補大美麗法案的支出,美國債務問題將在更長時間內延續,這令投資者尋找美元的替代品。
美元指數日線圖: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筆者提醒,一旦美元進一步擊穿下方97.30,這或預示美元進入更長週期的下行趨勢當中,下行空間或隨之被打開。
我們將關注歐元、澳元等非美貨幣,本週五(8月15日)美俄領導人會談成為市場的一大焦點,若俄烏局勢出現實質性降溫,屆時或令美元承壓並推動歐元走強。
另一方面,8月12日澳央行宣佈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3.6%。這是澳央行今年第三次下調基準利率。澳央行預計貿易政策動向將對全球經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經濟活動和通脹可能會因此承壓。
值得留意的是,澳洲核心通脹率將繼續降至2-3%區間的中點附近,同時假設現金利率將沿著漸進寬鬆路徑發展。儘管由於通脹回落澳央行仍存進一步下調利率的空間。
但更重要的是,目前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於今年尾放緩,但無論是美中貿易趨向緩和抑或是潛在通脹回升,這些因素似乎均將對澳元構成支撐。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