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由R01Labs Capital、MetaEra及财华社集团联合主办,IPX、WPhone承办的「2025 RWA国际投融资大会」在香港朗廷酒店成功举行。
本次大会以“资产链接全球,RWA共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中、港、新及海外顶尖投行机构、产业领袖与创新先锋,共议真实世界资产(RWA)的一二级市场联动、跨境资本对接及资产上链实践,开启全球资产数字化新篇章。
财华社集团主席劳玉仪、Arkreen Leo Lin、ATRNX.AI创始人罗汀泰、DXG张理、Matrixport Josh Wu等重量级嘉宾出席了关于《RWA国际资本市场趋势与创新》的圆桌讨论。
(图为:财华社集团主席劳玉仪)
劳玉仪女士首先分享了她对香港在RWA领域发展的看法,她指出,香港目前最需要RWA产品。
劳玉仪指出,香港多数人的财富与房地产这一类的重资产绑定,但银行对这类资产的贷款态度并不友好,对一般企业的融资也存在不足。很多时候,银行难以看到企业的盈利潜力和未来价值,存在价值观与时空理念的落差。因此,非金融类重资产(如商业地产)的持有者很难通过传统渠道获得融资。然而,在Web3时代,RWA产品能够为这类资产提供资金流动性,因为这个做法相当于C to C,可以实现完全去中间化(DeFi)。
她进一步强调,香港严格的法律监管体系为金融产品的合规性提供了坚实保障。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金融领域正从传统金融向DFi时代转变。这场数字金融革命建立在分布式账本与加密资本的基础之上,迎来RWA的诞生,传统金融体系在应对这一场变革,会让资本市场释放更多的资金的流动性,来满足在传统金融体系内做不到的事。
尽管前景广阔,RWA在香港的普及仍面临两大难题:第一,如何上链,资产的代币化需要通过智能合约将重资产进行碎片化处理,并借助区块链技术提供透明度;第二,在合规方面,部分金融产品在代币化过程中必须获得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例如在香港,货币基金的代币化就需要事先得到证监会的批准。此外,从业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这与几十年前的地产中介和保险中介行业类似,经过长期的实践打磨和专业训练才逐渐走向规范化。
“未来20年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填充RWA行业空白,香港有足够大的潜能发展RWA。”劳玉仪表示。
劳玉仪最后提醒,香港需要抓住Web3和RWA的发展机遇,希望香港成为亚洲区最大的加密资产交易中心。
ATRNX.AI创始人罗汀泰表示,RWA正为AI行业开辟全新融资路径,AI与RWA、Web3的结合,是未来真正的趋势。
罗汀泰认为,AI研发虽前景广阔但耗资巨大,而RWA通过资产上链和碎片化,使普通投资者能参与AI投资,推动“去中心化AI”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RWA与AI的结合有望成为未来金融领域的重要趋势。他表示,这一融合有望解决AI资金需求,提升资本效率,同时可打破OpenAI式中心化垄断,转向社区共治。
DXG集团张理表示,RWA在欧美备受关注,传统金融机构兴趣更浓。他认为,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根本性变革,过去无法打包的资产,如农业活体数据,现在通过传感器和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确权。这不仅解决了资产验证的难题,更开创了“可穿透金融”的新范式。
张理进一步表示,从技术角度看,RWA资产可分为两类:一是完成结构化的传统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的数字化;二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溯源的新型资产。这种转变让金融交易摆脱了多层信用背书的束缚,大幅提升了效率。
Matrixport管理层Josh Wu 表示,在RWA领域,DeFi的创新模式正为传统金融注入新动能。
Josh Wu认为,目前RWA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全天候借贷服务,提供无许可、高流动性借贷,支持多种资产,正从加密货币拓展到Oracle借贷。其次,生息资产创新,允许将利息与本金分离,在二级市场交易,投资者可在保本前提下提前套现或套利。最后,AI agent框架创新,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让投资者设定交易目标,AI自动执行交易,甚至结合社交平台优化收益。
Josh Wu表示,这些创新提升了DeFi的效率和智能化,为未来一键自动化和全智能化收益管理奠定了基础。
Arkreen Leo Lin认为,过去20年,房地产是热门行业,未来20年,数字经济将成为核心,特别是AI、算力和能源领域。RWA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普通人也能投资这些原本只有大机构能触达的优质资产,享受长期红利。
Leo Lin表示,RWA还解决了现实世界中资金与资产之间的信任鸿沟。RWA通过区块链和代币化技术,将资产实时登记在链上,提供可信数据,让全球投资者无需现场查看即可了解资产的真实情况。结合稳定币,未来收益也能在链上实时分账,这是下一代金融创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