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麦当劳,这个名字一提起,谁不会想到那金黄酥脆的薯条、香气扑鼻的巨无霸汉堡,还有让人一口接一口的麦乐鸡?它不仅是全球快餐界的“老大哥”,更是无数人记忆中的美食符号。但对于投资者来说,麦当劳可不只是卖汉堡那么简单——它更像一个精明的“包租婆”,靠着出租品牌和经营权,稳稳地收着“租金”。或许股神巴菲特都后悔没早点买下这只股票,为什么?因为麦当劳用一种独特的生意经——特许经营,在全球开花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来源:TradingKey
想象一下,当你走进麦当劳,点了一份经典套餐,咬下第一口香脆薯条的那一刻,你是否知道,麦当劳的成功背后藏着一个比汉堡更赚钱的秘密?麦当劳拥有57%的餐厅土地和80%的餐厅建筑,土地和建筑总价值约占公司资产的60%,堪称其财富基石。全球近95%的麦当劳餐厅由特许经营商运营,他们向麦当劳支付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其中,租金收入占特许经营收入的64%,约合总收入的40%。麦当劳的商业模式远不止卖快餐,而是通过特许经营和房地产战略,化身“包租婆”。它将品牌和物业“租”给加盟商,坐收稳定收益,经济好坏皆能稳赚,甚至在夜晚熟睡时,租金仍在源源不断流入。
来源:Price to Wealth
那么,这个“包租婆”是怎么运作的?要搞懂麦当劳的赚钱秘诀,得先看看它的两种运营模式:自营和特许经营。这俩就像麦当劳的“双面人生”,各有千秋,但特许经营才是麦当劳的核心。
麦当劳的餐厅分两种:一种是自己开的(自营),一种是“租”给别人的(特许经营)。这两种玩法各有千秋,直接决定了麦当劳的赚钱能力。
自营餐厅:自营餐厅就是麦当劳自己掏钱开店、雇人、买原料,赚的钱全归自己。好处是能牢牢把控质量,比如保证每个汉堡的味道都正宗、每根薯条都炸得恰到好处。但问题也很明显:开一家店成本高,扩张速度慢。就像你自己开餐厅,赚得多但非常辛苦。
特许经营:特许经营就完全不同了。麦当劳把品牌,菜单,运营秘诀“租”给加盟商,加盟商交一笔加盟费,并且需要按销售额分出一部分给麦当劳,此外很多门店的地和房子归麦当劳,加盟商还得另交租金。截至2025年一季度,麦当劳全球近44,000家店里,超过95%都是特许经营的。换句话说,它的大部分收入不是靠卖汉堡,而是靠“收租”。
来源:MCD, TradingKey
很明显,相比于特许经营店,自营店的利润率波动非常大。由于自营店得自己承担所有成本——人工、食材、租金,因此利润率低的可怜。反观特许经营店,利润率几乎是自营店的利润率的5至6倍,并且整体像条平滑的高速公路,几乎没有大起大落。尤其是从2024年2季度开始,特许经营的利润率稳定在84%左右,而自营的利润率却在一直下滑,即使遇到成本上升、竞争加剧的情况,特许经营店依然稳如泰山,而自营店的赚钱能力越来越吃力,凸显了“包租婆”模式的强大。
来源:MCD, Bernstein analysis
通过这一趋势,答案很清楚:特许经营才是麦当劳的“摇钱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掰开揉碎地看。
收入稳定:特许经营就像每个月收房租,不管外面经济是好是坏,加盟商都得交特许权使用费和租金。过去几年,麦当劳光靠这部分就赚得盆满钵满,收入稳定的就像是债券。
来源:MCD, TradingKey
成本低:不像自营餐厅需要自己掏钱承担所有开支,特许经营模式下,这些成本全由加盟商承担,相当于把这些成本“外包”给了加盟商。随着麦当劳的规模效应不断加深,麦当劳只需要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监督体系,这种“批量管理”大大降低了麦当劳的行政成本,让其占收入比例越来越低。
来源:MCD, TradingKey
扩张快:特许经营的特点允许麦当劳在短时间内进行全球扩张。过去十年,麦当劳持续减少自营门店的比例,显著增加特许经营门店的比重。数据显示,特许经营门店占比从2014年的约81%稳步上升至2024年的95%,而自营门店占比相应从18%降至5%。靠加盟商的资金,麦当劳开店速度像是坐上了SpaceX的火箭。
来源:MCD, TradingKey
风险低:特许经营让麦当劳变成了“轻资产”公司,加盟商承担开店成本和运营风险。很多情况下,麦当劳甚至不需要自己买地建店,而是让加盟商去投资开店。即便有些物业是麦当劳持有的,它也能通过长期租赁的方式把风险转嫁出去。这种模式下,麦当劳的资本支出(比如建新店的钱)大幅减少,成本自然更低。
同店销售预计回暖:2025年第一季度,麦当劳开局有点“冷场”,全球同店销售额(SSSG)下降1.0%,美国市场下滑3.6%,主要受低收入消费者客流量减少影响。IOM市场同样下降1.0%,英国表现不佳拖累整体,而IDLM市场则增长3.5%,得益于中东和日本的强劲表现且中国市场保持稳定,特许经营收入持续稳健。管理层预计四月已显著回暖,全年低点已过,美国$5套餐促销效果初显,未来新产品也将助力反弹。
来源:MCD, Bernstein analysis
全球扩张继续:麦当劳的全球扩张步伐不停,计划到2027年底将餐厅总数增至50,000家。2025年,公司预计新开2,200家门店,其中超1,600家来自IDLM市场,中国市场独占鳌头,预计贡献约1,000家。美国和IOM市场分别计划新增180家和420家门店,占比8%和19%。全年净增门店约1,800家,门店总数增长4%。这一扩张将显著提振特许经营收入,尤其在中国等高潜力市场的推动下,预计为全年业绩注入新动力,同时进一步巩固麦当劳的全球市场地位。
股东大于天:麦当劳的股息政策和回购策略体现了对股东的长期价值承诺。2024年9月,公司将季度股息上调6%至每股1.77美元,年化股息达7.08美元,保持自1976年以来连续49年增长的记录,彰显财务稳健。此外,公司不断通过回购股票减少流通股来提升每股收益和股价。即使2020年疫情期间暂停回购,股息政策仍维持不变。通过股息加回购的双打策略为股东带来持续收益,特别适合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
来源:Stockanalysis
来源:MCD, TradingKey
尽管麦当劳的营收和同店销售(SSS)近期表现有些疲软,但这家快餐巨头依然稳如泰山,原因就在于它那“包租婆”式的特许经营模式。这种模式让麦当劳在经济波动时比同行更抗压,堪称快餐界的“定海神针”。即便行业客流量普遍承压,麦当劳依然凭借高性价比的促销(像“买一送一加1美元”)和创新菜单,吸引更多顾客,抢下市场份额。我们对麦当劳持中性偏乐观的评级,以25倍市盈率计算,预计未来12个月目标价为350美元。
当然,投资麦当劳也不是毫无风险。未来,宏观经济恶化可能让消费者捂紧钱包,行业竞争加剧会带来压力,地缘政治或监管变化(尤其在中国等IDL市场)也可能影响其扩张计划。不过,凭借强大的品牌和灵活的运营策略,麦当劳总有办法在风雨中稳住阵脚。
来源:MCD, Bernstein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