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盈利提升至1.27港仙,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43.1% 博固泰®的强劲需求与全渠道策略推动收入强劲成长
[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八日 – 香港] 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 —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康集团」或「本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本集团」,股份代号:0690)欣然宣布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内」)的中期业绩。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取得之重大成就 期内,本集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已上市产品及创新的生物制剂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主要取得的成就如下:
中期业绩
期内,本集团录得收益约310.2百万港元,按年大幅增长13.4%。博固泰®收益由约18.8百万港元大幅增加至约65.6百万港元,增幅达248.9%。金因肽®产生收益约107.8百万港元,按年增加18.1%。金因舒®录得收益约18.5百万港元,按年减少2.1%。目前,本集团正准备将金因舒®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目标是于二零二五年底前纳入,并为未来的增长提供强大的催化剂。匹纳普®期内收益减少22.7%至约108.9百万港元。本集团于二零二四年重新入选集中采购,有效期为两年。然而,为了应对若干地方政策的变化,本集团对医院供应采取了更具选择性的方法。于二零二五年,许多省份的医院开始采购博舒泰®,博舒泰®的收益增加至约6.1百万港元,大幅增加了84.8%。
期内,毛利约为254.1百万港元,按年增长10.2%,而毛利率为81.9%(二零二四年上半年: 84.3%)。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最近新增了博固泰®,该产品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产能相对较低,导致产品成本较高。期内溢利由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的约67.4百万港元大幅增长至约76.0百万港元,增幅达12.7%。此增长反映了本集团专注于营运效率、严格成本控制及精准商业执行的战略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其持续盈利增长与长期价值创造的发展轨迹。每股盈利达到约1.27港仙,按年增长16.5%。
展望
随着慢性病日益普遍以及对创新医药技术投资的增加,中国医疗器械行业预计将从二零二三年至二零三零年以8.9% 的强劲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及于二零二五年发布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动药物创新、扩大医保覆盖、加快审批流程,并优先发展重点疗法,包括儿科、慢性病及传染病等领域。政府的国家采购计划目前转向强调创新,而非药价竞争,促进医疗保健产业的可持续增长。通过运用尖端的合成生物技术,集团将把握市场机遇,推动再生疗法在骨科、眼科、皮肤科及医美产品领域的发展。 展望未来,联康生物科技集团主席梁国龙先生表示:「我们致力于推行多样化战略,透过推动产品创新、拓展营销渠道及地理布局,确保可持续发展。期内,我们的产品组合取得了显著的突破。我们新的眼科药物金因康®及抗真菌药物硫酸艾沙康唑胶囊均获得了上市许可。我们的医美产品亦迎来重大发布,推出高端系列GeneQueens™以及全新医美修复专业品牌金因敷®。
我们实施了全渠道策略,拓展客群至传统医院网络以外的市场。我们的直销团队与各级医院紧密合作,同时在中国各大主要在线销售渠道设立旗舰店。我们将持续拓展在线布局,并扩展分销商网络以支持线下营销活动。国际市场方面,我们正积极探索美国、中东及东南亚地区。我们正推进博固泰®的美国FDA申请,预计该药物最早可于二零二七年获批,并成为我们首款海外商业化的产品。
期内,我们进一步聚焦再生医学领域的研发策略。为强化核心优势并进军前沿治疗领域,我们建立了两个尖端研发平台:「ECO-KSFA®微型蛋白超级工厂」,其可实现复杂多肽的大规模生产,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以及「智能水凝胶技术平台」,专为高效整合生物活性因子而设,旨在强化组织工程修复效果。这两大平台将构成我们研发的基础,将有力促进产品创新。」
关于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研发、制造及分销之业务。集团研发中心备有整套系统,用于研发基因工程药品,并设有一个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的实验厂房检测基地。集团亦分别于北京、东莞及深圳各设有一个GMP的生产基地。集团亦拥有一个高效的商业化平台和营销网络。集团专注为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治疗领域、眼科及皮肤科研发崭新的治疗方法和创新药物。
联康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12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0690。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ir@uni-bioscience.com
2025-08-28 此财经新闻稿由EQS Group转载。本公告内容由发行人全权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