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时间问题,关于中国公司试图通过其他亚洲国家重新安排其商品以出口到美国的报道开始出现。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中国商品的关税过高,而其他亚洲国家商品的关税相对较低,美国对廉价中国商品的需求又过高,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外汇分析师迈克尔-菲斯特(Michael Pfister)指出。
“通过这些商品被转移的亚洲国家不太可能对这些报道感到高兴。毕竟,这可能会使与唐纳德-特朗普的谈判变得更加困难。而这些国家肯定希望避免在90天后重新生效的更高对等关税,这意味着他们会急于在那之前达成贸易协议。因此,上述受影响国家不遗余力地强调他们愿意采取行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即使在唐纳德-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中国制造商通过东南亚运输商品也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当时,美国最终对此表示容忍。这次结果是否会相同尚且存疑。毕竟,经过足够的努力,可以确定一个产品最初是在哪里制造的。而要改变原产国,必须在新的原产国增加显著的附加值。亚洲国家肯定会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容忍这种情况。”
“后者将降低滞涨的风险(因为商品将变得便宜得多),但这也与特朗普减少美国贸易赤字的目标相悖。特朗普真的准备对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视而不见吗?我不敢打赌,这使得这些报道对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来说是如此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