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狠话:关税宽限期到期就实施,绝不延期!

TradingKey
更新于
Mitrade
coverImg
来源: DepositPhotos

TradingKey -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周二(7月1日)明确表示,他不会延长原定于7月9日到期的对等关税宽限期 ,并将向各国发出正式通知,告知其最终适用的关税税率。

今年4月,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政策,计划依据各国对美贸易逆差规模征收最高达50%的关税,并设定宽限期至7月9日,以换取更有利的贸易协议。然而截至目前,美国仅与英国达成协议、与中国确认经贸协议框架,与其余主要贸易国家仍未敲定最终条款。

在被问及是否会延长谈判期限时,特朗普回应称不考虑再次延长期限。他强调,美国将在宽限期结束后执行既定关税政策。

日本成为特朗普重点批评对象。特朗普指责日本拒绝进口美国大米,并在汽车贸易中占据优势地位,称日本应被征收高达35%的关税。

此前,日本已被加征24%的对等关税,但双方谈判进展缓慢,特朗普直言:“我不确定我们能和日本达成协议,他们很强硬,也被宠坏了。”

相比之下,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更为温和。他表示,印度若愿意开放市场准入,美国可能与其达成“降低关税”的双边协议。印度此前被加征26%的对等关税,目前正就市场准入问题与美方展开谈判。

市场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展现强硬姿态,同时借助关税压力迫使贸易伙伴做出更大让步。随着7月9日大限将至,全球供应链面临新一轮不确定性冲击,尤其考验日本、欧盟、韩国等尚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和地区。

关税政策加剧了市场避险情绪,尤其关注贵金属的波动,截至发稿,黄金已从周内低位3249.1美元/盎司上升至3332.7美元/盎司,白银从周内低点35.4美元/盎司上升至36.1美元/盎司。

XAUUSD

XAGUSD

【XAUUSD、XAGUSD走势图  来源:TradingKey】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



goTop
quote
这篇文章有帮到你吗?
相关文章
placeholder
非农重磅来袭,大行情一触即发!美联储7月能否降息?若非农数据好于预期,或能帮助美元止跌,并打压黄金价格。反之,数据不佳将打压美元,利好金价。
作者  Tony Chou
14 小时前
若非农数据好于预期,或能帮助美元止跌,并打压黄金价格。反之,数据不佳将打压美元,利好金价。
placeholder
黄金技术面“变脸”!金价突破关键均线阻力 FXStreet高级分析师最新金价交易分析24K99讯 周三(7月2日)亚市尾盘,现货黄金基本持稳,金价目前位于3339美元/盎司附近。FXStreet高级分析师Dhwani Mehta撰文,对金价技术走势进行分析。
作者  FX168
16 小时前
24K99讯 周三(7月2日)亚市尾盘,现货黄金基本持稳,金价目前位于3339美元/盎司附近。FXStreet高级分析师Dhwani Mehta撰文,对金价技术走势进行分析。
placeholder
为金价大爆发做准备!ChatGPT预测第三季度底金价 这些情景下黄金会怎么表现?24K99讯 根据人工智能(AI)工具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金价仍将保持高位,并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作者  FX168
18 小时前
24K99讯 根据人工智能(AI)工具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第三季度金价仍将保持高位,并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placeholder
金价在一周高点下方的区间内波动;看涨潜力似乎依然存在金价(黄金/美元)在周三亚洲时段努力利用过去两天的涨幅,窄幅震荡,略低于前一天触及的一周高点。
作者  FXStreet
18 小时前
金价(黄金/美元)在周三亚洲时段努力利用过去两天的涨幅,窄幅震荡,略低于前一天触及的一周高点。
placeholder
每日技术分析:黄金、比特币、纳斯达克100、特斯拉(TSLA)如何部署?美国关税政策、美国债务及通胀三者间的冲突仍是市场焦点所在,随着MOVE指数小幅回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4.2%止跌回稳,联准会降息预期或面临再度修正可能。而在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之际,市场风险偏好会否迎来转折?
作者  Insights
20 小时前
美国关税政策、美国债务及通胀三者间的冲突仍是市场焦点所在,随着MOVE指数小幅回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于4.2%止跌回稳,联准会降息预期或面临再度修正可能。而在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之际,市场风险偏好会否迎来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