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獨霸標普8%權重!但中國斷鏈、電荒壓頂…AI帝國三大死穴曝光?

投資慧眼Insights - 最新數據顯示,輝達已佔據標普500指數超過8%的權重,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權重!
地表最強AI霸主輝達(NVIDIA),正式寫下華爾街新神話!根據CNBC最新數據,這家晶片巨頭已強勢佔據標普500指數超過8%的權重,一舉改寫該指數自198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單一股票權重紀錄。週一收盤市值更直逼4.5兆美元(約新台幣135兆元),其股價波動足以撼動全球最大指數的走向,影響力堪稱前所未見。
股價狂飆背後
輝達的登頂之路,建構在驚人的股價爆發力上:2023年暴漲239%、2024年續飆171%,2025年至今再漲36%。光是過去三個月,就從4月的關稅衝擊中強彈56%。華爾街近乎瘋狂追捧——近九成分析師給予「買入」評級。
支撐這股狂熱的,是AI晶片需求的超級浪潮。然而,高光之下暗藏估值隱憂:當前本益比高達59倍(以過去12個月獲利計算),市場對其AI主導地位的押注已近乎極致。
美中科技戰下的「中國風險」炸彈
亮眼成績單卻掩不住地緣政治裂痕。DA Davidson分析師吉爾・盧里亞(Gil Luria)點出關鍵危機:中國市場已成最大風險源。
雖然輝達官方稱銷中晶片比例僅「低雙位數」,但盧里亞揭開真相——大量晶片透過海外中國企業或經銷商「間接流入中國」。「他們很大一部分銷售額面臨威脅,無論是美國進一步制裁,或是中國的反制措施,都可能引爆。」他警告。
上週末英國《金融時報》更揭露震撼協議:輝達與超微(AMD)為換取對中出口許可,竟同意將在中國銷售晶片收入的15%「上繳」美國政府。富國銀行預估,此舉可能推升輝達成長率逾20%。雖有望催生專為中國設計的「B30晶片」於今年底或2026年上市,但盧里亞直言:「最終結果仍充滿變數。」
電力吃緊、巨頭反目!兩大逆風壓頂
即使需求噴發,輝達的「產能天花板」竟不在晶圓廠,而在資料中心的電網與空調!盧里亞剖析,客戶交貨延遲的主因已非晶片短缺,而是資料中心所需電力和冷卻資源極度匱乏。「電力需求暴增的速度,恐反噬輝達自身的成長動能。」他示警。
更凶險的是後院起火。One Point BFG財富合夥公司投資長彼得・布克瓦爾(Peter Boockvar)點破:亞馬遜AWS等雲端巨頭正猛攻自研AI晶片,以壓低訓練成本。同時,輝達的大客戶們也轉身成競爭對手,蠶食其AI基礎設施霸權。「半導體業競爭激烈且具週期性,輝達想死守當前75%的驚人毛利率,難如登天。」布克瓦爾斷言。
輝達以AI晶片之力改寫資本市場歷史,卻也將自己推向地緣角力、資源瓶頸與產業惡戰的風暴核心。這艘佔據標普500指數8%的巨艦能否持續破浪?投資人務必緊盯這三大變數,暴漲神話的背面,往往寫著殘酷的生存法則。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