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清單換關稅豁免!蘋果6000億美元投資承諾背後,台積電成關鍵籌碼

Insights投資慧眼--所謂6000億"美國製造計畫"(AMP),其實是蘋果將供應商的投資重新包裝。
川普與庫克高調宣稱合作達成──蘋果將在5年內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總額達到驚人的6,000億美元!但事情的真相是:當記者追問 iPhone 能否"美國製造"時,庫克輕描淡寫地承認:"最終組裝,目前依然還是留在其他地方。"
一個敢要,一個敢給。就這樣,白宮上演了一場價值6000億美元的政治雙簧。
為了換取川普對蘋果關鍵零件的關稅豁免,庫克精妙地展示了一張"美國製造"清單,也是蘋果對關鍵供應商的投資承諾:
康寧:將在肯塔基州生產每一塊iPhone玻璃面板,追加25億投資(但摩根士丹利指出蘋果本就100%採購康寧玻璃);
博通/環球晶圓:共同開發5G晶片(依賴拜登《晶片法案》4億補貼工廠);
應用材料/格芯/安全:合作提升設備與封裝能力(皆為其原有計畫);
台積電:包圓亞利桑那工廠產量(該廠早在2020年已規劃)。
特朗普在清單上看到"博通""應用材料""三星"等巨頭名字後,終於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場交易的真正精妙之處就在於:庫克為川普畫了一張天價大餅,但蘋果幾乎不用親自動手。
這些"全新"合作的共同點是:幾乎都是供應商既有的投資計劃,有些甚至直接依賴美國政府補貼建廠。巴布森學院教授Peter Cohan道破天機:"總裁們發現,給總統一點能吹噓的資本,還不至於毀掉公司,問題就暫時解決了。"
摩根大通一針見血地指出:所謂6000億"美國製造計畫"(AMP),實則是蘋果將供應商的投資重新包裝。
華爾街對此心照不宣。分析師們一邊質疑6000億的"含水量"——"難以想像蘋果如何單獨投資這個天文數字"(傑富瑞);一邊卻大力推高蘋果股票,漲幅單日超5%。
原因很簡單:蘋果用最小成本換了最大保護傘。
"iPhone不會在美國組裝,這對投資者是天大的利好,因為利潤率穩了!" Deepwater資產管理公司的Gene Munster直言不諱。
匯豐銀行報告更直接點明:此計劃維繫了"現狀",蘋果的利潤毫髮無傷。只要川普的關稅大棒砸向競爭對手而蘋果獨享豁免,iPhone 甚至可能吞下更大市場份額。
回看歷史,這已是蘋果第二次用投資承諾化解川普的關稅炮火。
2018年,庫克以3500億美元的"五年投資"承諾成功避險;2019年,兩人攜手參觀德州Mac Pro工廠——儘管該廠2013年就已投產,川普仍激動地稱之為"重要開端"。
如今劇本升級至6000億,庫克手法愈發純熟:既讓川普收穫"招商政績",又讓華爾街看到"成本無憂"。這場精心編排的白宮大戲背後,是一家科技巨頭將政治風險轉化為競爭優勢的終極操作。蘋果用一張供應商清單換來的關稅通行證,成了最划算的生意。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