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華社7月28日訊,今日世邦魏理仕就今年上半年香港酒店、旅遊及零售業發表看法,並對下半年進行展望。
世邦魏理仕認為,隨著國際旅客回流及消費行為持續演變,香港的酒店、旅遊及零售業在2025年上半年持續疫後復蘇。然而,隨著消費模式的轉變加劇,業界仍面臨一定挑戰。
對於香港零售業下半年的表現,世邦魏理仕指出,2025年下半年消費者信心有望回穩,受潛在減息及大型活動如Art Basel、榄球七人賽及國際演唱會等刺激消費。零售商與業主應保持靈活,運用數據驅動策略及多元化產品組合,以把握新興需求。
以下是世邦魏理仕7月28日發表的報告:
酒店與旅遊業:多元客源與大型活動推動穩健增長
2025年1月至5月期間,香港共接待超過2,000萬名國際旅客,有望超越2024年錄得的4,450萬人次。雖然按年增長11.9%,但仍較2018年高峰期低22%。復蘇主要由短途休閑旅遊帶動,特别來自中國内地、泰國等,並受惠於「香港夜缤紛」等推廣活動。
酒店表現好壞參半。2024年整體入住率回升至約85%,僅較2018至2023年平均水平低4個百分點。然而,平均每日房價(ADR)按年下跌4.3%,反映旅客更趨精打細算。每間可供出租客房平均收入(RevPAR)為1,132港元,僅較2018年疫情前高峰低9.6%。
目前酒店業界專注於短中期提升入住率,同時穩定房價。高端酒店已全面復蘇,2025年前五個月ADR達2,145港元,幾乎追平2018年的2,149港元。相對而言,中低端酒店則以具競爭力的價格吸引更廣泛的旅客群。
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咨詢服務部執行董事兼主管鄭亥延 (Hannah Jeong)表示:「未來五年,儘管香港將吸引更多旅客,酒店供應增長仍將維持在每年僅0.1%的復合增長率,新增供應主要集中於高端市場。隨著部分中低端酒店轉型為學生宿舍或勞工住宿,整體供應將持續緊張。這使得酒店成為具吸引力的投資選項,既可於旅遊旺季作為酒店營運,亦可轉型為穩定收益資產。」
從投資角度看,内地酒店營運商增長較迅速。業主可考慮與這些積極擴展的中國品牌建立合作關繫。
展望2025年下半年,前景審慎樂觀。文化活動擴展、基建升級及國際盛事將持續推動復蘇。然而,酒店營運商需適應旅客期望的轉變及營運成本上升,並重新聚焦於提升旅客體驗及吸引高消費旅客,以實現長遠增長。
零售業:在消費壓力下的策略轉型
儘管入境旅客大幅增加,香港零售業在2025年上半年仍面臨壓力,零售銷售按年下跌5.5%。2025年首五個月,内地過夜旅客總消費按年下跌6%,受強勢港元、人民幣貶值及深圳價格競爭影響。然而,長途過夜旅客的總消費則上升15%。
零售租金持續調整,核心區街鋪租金按季微升0.9%。不過,内地品牌、電商平台及運動健康類租戶在核心區擴張,顯示租戶組合及消費需求正發生轉變。
世邦魏理仕香港顧問及交易服務-商鋪部資深董事兼主管溫運強表示:「零售格局正經歷結構性轉變。傳統奢侈品零售面臨挑戰,而健康、生活方式及體驗式零售等新興領域正迅速崛起。零售商,尤其是旅遊零售商,必須轉型以迎合本地及區域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期望」
展望未來,2025年下半年消費者信心有望回穩,受潛在減息及大型活動如Art Basel、榄球七人賽及國際演唱會等刺激消費。零售商與業主應保持靈活,運用數據驅動策略及多元化產品組合,以把握新興需求。
發掘維港海濱旅遊潛力
當香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旅遊樞紐,維多利亞港海濱長廊作為一項重要資產,展現出巨大的長遠發展潛力。壯麗的天際線景觀,加上尖沙咀鍾樓、香港文化中心等文化地標,使這片海濱成為吸引旅客與本地市民的天然熱點。海濱結合都市活力與自然美景的獨特魅力,使其具備成為世界級休閑與體驗式旅遊目的地的條件。
儘管政府在連接各段海濱長廊方面已取得可觀進展,但在策略性提升方面仍有不少空間。更全面的發展方向可包括引入精心策劃的藝術與文化活動、期間限定市集,以及沉浸式娛樂體驗,展現香港多元文化特色。此外,設立主題區域,例如健康休憩區、互動藝術裝置及親子友善空間,亦可進一步豐富旅客經歷,鼓勵他們在海濱逗留更長時間。
要全面釋放海濱長廊的潛力,配套基礎設施的投資至關重要。這包括擴展本地與國際美食選擇、改善導向繫統與無障礙設施,以及確保公共交通與步行通道的無縫連接。透過週詳規劃及公私營機構的協作,維多利亞港海濱長廊有望蛻變為一個充滿活力、共融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綠洲,進一步提升香港的國際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