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鈣鈦礦電池概念集體走強,截至發稿,中來股份(300393.SZ)漲20%,協鑫集成(002506.SZ)、金辰股份(603396.SH)、阿特斯(688472.SH)、邁為股份(300751.SZ)、阿石創(300706.SZ)、中利集團(002309.SZ)均大漲。

消息面,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遊經碧研究員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發出光電轉換效率為27.2%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原型器件,並顯著提升了其運行穩定性,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關鍵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科學》雜誌。
業内人士指出,這一突破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關鍵基礎,有望加速新一代光伏技術的商業化進程,相關概念股集體異動。
所謂鈣鈦礦,是光伏電池的一種新技術路徑,區别於目前流行的晶矽電池。眾所週知,光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不斷降本增效,所以光伏電池的技術變革主要考量的就是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
近年來學界、產業界不斷努力,試圖突破瓶頸。隨著鈣鈦礦電池的技術不斷改進,有望大幅超越傳統晶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其未來應用潛力或將逐步被市場認知。
除了鈣鈦礦電池概念股之外,今日光伏板塊整體走勢強勁,這或許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於光伏反内卷的樂觀預期。
今年以來,光伏「反内卷」愈演愈烈,行業開展自律減產行動,各種政策不斷出台,這將有助於消化庫存,加速產能出清,並有力促進行業後續可持續健康發展。
此前,光伏板塊公佈三季度業績,整體表現不俗。主營矽料的大全能源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3億元,同比增加24.75%;實現歸母淨利潤7347.90萬元,結束了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來的連續虧損局面。
另外,主營光伏玻璃的福萊特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7.27億元,同比增長20.95%、環比增長約29%,實現歸母淨利潤3.76億元,同比扭虧、環比增長約143%,業績超出預期。
頭部光伏企業第三季度業績環比改善,某種程度也體現出反内卷的初步成效。隨著政策的不斷推進,行業無序競爭將被有效遏製,對相關光伏企業盈利改善和估值擡升亦是長期利好。
需求端,光伏賽道仍然「長坡厚雪」,業内人士普遍認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不會改變,光伏發電的成本優勢依然明顯,光伏長期需求增長動力依舊強勁。
日前,國際能源署預測未來5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總量約為3.68太瓦,佔同期可再生能源新增規模的近80%,到2030年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佔全球發電量的43%,光伏發電將超越水電,成為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分析認為,太陽能仍將是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主力,全球光伏產業正從高速增長階段邁向理性發展階段。這對於國内的光伏產業鏈的前景,無疑是有利的。
在經歷了深度調整後,光伏行業正在技術革新和供需改善的雙重驅動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結語——
鈣鈦礦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光伏技術,近年來在轉換效率和穩定性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技術突破,為整個光伏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與希望。然而,在資本市場中,這類技術進展往往容易被部分短期資金視為炒作題材,引發市場情緒的非理性波動。投資者在關注其長期前景的同時,也應當警惕概念炒作帶來的估值泡沫和潛在風險,理性判斷投資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