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謝幕:巴菲特的傳承、失誤與伯克希爾的百年蛻變

來源 財華社

沃倫▪巴菲特即將告别伯克希爾(BRK.A.US)長達61年的帥印,他以一封滿載感恩與智慧的節前信件,為自己的管理生涯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從新英格蘭地區的紡織廠到市值超萬億美元的投資集團,伯克希爾(BRK.B.US)的百年蛻變,既是巴菲特價值投資哲學的實踐成果,也镌刻著他正視失誤、持續叠代的成長軌迹。

現如今,接力棒即將交到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手中,這場跨越世紀的傳承,在輝煌與困境、堅守與試錯的交織中更顯真實。

從紡織廠到投資帝國:伯克希爾的涅槃與當下處境

伯克希爾的起點遠非輝煌。

這是一家誕生於1839年的紡織企業,在1955年合並後雖一度承擔全國四分之一的棉花需求,但到1965年巴菲特接手時,已陷入十年股東權益腰斬、累計虧損超千萬美元的絕境。

巴菲特的到來開啓了颠覆性轉型:1967年收購保險公司注入現金流,1988年佈局可口可樂(KO.US),2010年後並購伯靈頓北方聖達菲鐵路等巨頭,逐步構建起覆蓋能源、金融、消費、製造的多元化帝國。

然而,到了多事之秋的2025年,這家巨頭正面臨新的挑戰。

當前,伯克希爾市值約1.07萬億美元,雖仍穩居全球企業前列,但2025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不足10%,顯著跑輸美股大盤——同期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US)、標普500指數(SPX.US)和納斯達克指數(IXIC.US)漲幅分别為11.34%、16.17%和21.83%。尤其自5月官宣巴菲特將退休後,股價從歷史高點回落7.93%,而同期標指上漲20.15%,這種反差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巴菲特溢價」的可持續性。

與此同時,伯克希爾持有的現金儲備達到3,543億美元(扣除未結算交易的應付款淨額),相當於其資產總值的29%,如何盤活這筆資金成為繼任者需要應對的首要問題之一。​

光環之下:巴菲特的失誤與深刻反思​

被外界冠以「股神」標簽的巴菲特,職業生涯中從未擺脫過失誤的困擾。

他多次在股東信中剖析自己的判斷偏差,這些經歷反而讓伯克希爾的投資邏輯更趨成熟。​

1.情緒化決策的代價:收購伯克希爾紡織廠​

這是巴菲特自稱「一生最大的錯誤」。

20世紀60年代,他因原股東臨時壓低股票回購價,出於報復心理賭氣買入伯克希爾控股權。儘管他很快意識到紡織業的衰退趨勢,但因「責任感」拖延至1985年才關閉業務,20年間消耗大量資金與管理精力。

他後來反思:「若當初直接投資保險公司,如今價值可能翻倍」,並告誡投資者「投資需理性,避免情緒化決策,及時止損比‘撿便宜’更重要」。​

2.誤判趨勢與資本錯配:德克斯特鞋業的悲劇​

1993年,巴菲特以4.33億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收購德克斯特鞋業,當時堅信其「堅固的品牌護城河」。

但他嚴重低估了全球化衝擊,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競爭者迅速瓦解了其競爭優勢,2001年公司倒閉,股權價值歸零。更慘痛的是,用於支付收購的股票到2020年已增值至120億美元,這筆交易讓他深刻認識到:「護城河並非靜止不變,用優質股權置換低質資產是雙重損失」。​

3.盲目追高與拖延糾錯:卡夫亨氏與樂購的教訓​

2013年至2015年,巴菲特聯合巴西3G資本收購亨氏並推動其與卡夫合並,巅峰時持股市值達300億美元。但因過度削減成本、品牌創新不足,公司業績持續下滑,股價累計暴跌近69%,伯克希爾兩次計提減值合計68億美元。

2025年,他因管理層未經股東投票推進分拆計劃公開表達「失望」,不排除清倉可能。而在2006年投資英國樂購後,面對會計造假醜聞,巴菲特因拖延減持導致數億美元損失,他坦言:「發現錯誤應立即行動,而非‘吮拇指’空想」。​

4.能力圈局限與過早離場:錯失科技股與減持蘋果​

巴菲特曾因「看不懂商業模式」錯失谷歌(GOOG.US)、亞馬遜(AMZN.US)等科技巨頭的長期增長,他承認「低估了貝佐斯的能力,但不懂的領域不投仍是原則」。

2023年以來減持蘋果(AAPL.US)的決策再次引發爭議,錯失後續蘋果大漲行情。事後他雖未直接認錯,但市場普遍認為他未能履行自己「對優質公司保持耐心,長期持有比波段操作更可靠」的投資準則。​

這些失誤涵蓋情緒化決策、趨勢誤判、風控不足等多重類型,但巴菲特總能將教訓轉化為規則:此後他極少用股權支付收購,對週期性行業保持審慎,確立「不懂不投」的能力圈原則,更強調「發現錯誤立即糾錯」的執行力。​

傳承已定:從草根逆襲的繼任者格雷格阿貝爾​

即將成為接班人的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於1962年出生於加拿大埃德蒙頓的普通工薪家庭,早年靠分發廣告傳單、撿空瓶等零工攢學費,大學畢業於加拿大最頂尖的阿爾伯塔大學並獲商業學位。畢業後進入普華永道擔任會計師。

他於1992年加盟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HE)的前身加州能源公司,於1998年至2008年的十年間,他參與的並購為該公司積累12億美元的淨收益,於2008年接任BHE的CEO後,主導超150億美元的能源並購案,還在美國中西部建設鋒利發電廠,將該公司打造成北美橫跨電、氣、LNG的超級能源集團。

2018年,獲巴菲特提拔為伯克希爾的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管理包括鐵路運輸、製造、零售等領域的90多家公司。

2025年,伯克希爾官宣他會在2026年1月1日巴菲特退任後,接任伯克希爾的CEO。巴菲特對這位繼任者充滿信心,他表示會保留大量A股直至對阿貝爾建立信任,而「這不會太久」。

這份信任,源於阿貝爾數十年如一日的穩健管理,也源於他與巴菲特一脈相承的成本控製意識——正如巴菲特評價「他每花一美元都像在掏自己口袋」

但市場對此仍有疑慮,投行KBW將伯克希爾評級下調至「跑輸大盤」,核心擔憂之一便是領導層更叠帶來的不確定性。​

臨别箴言與現實圖景:財富、忠告與時代交接​

在這封特殊的節前信件中,95歲的巴菲特褪去「股神」光環,以感恩之心回望一生,更留下穿越市場週期的投資忠告與直擊人心的人生感悟,其中不少思考源於過往的失誤教訓。​

從財富維度看,巴菲特的身家與伯克希爾深度綁定,其排名隨市場波動與捐贈行為動態變化。從福佈斯網站的最新數據看,巴菲特以總財富1,540億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六位,位列特斯拉(TSLA.US)CEO馬斯克(3,420億美元)、Meta(META.US)創始人紮克伯格(2,160億美元)、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2,150億美元)、甲骨文(ORCL.US)創始人埃里森(1,920億美元)、LV大股東阿爾諾及家族(1,780億美元)之後。

作為伯克希爾的最大股東,巴菲特持有的伯克希爾股份主要為A股,現每股交易價格約74.45萬美元,身價起伏與公司股價直接掛鈎。而他加快向子女基金會贈款的決策,更多是出於對三名子女年齡(分别為72歲、70歲、67歲)的現實考量,而非對公司前景的擔憂。​

面對投資者,他坦誠伯克希爾股價終將反復無常,但勸誡切勿絕望:「伯克希爾會繼續以成為美國資產的方式管理,美國會復蘇,伯克希爾的股票亦然」。

在感恩節信件中,除了感激長壽與幸運女神的眷顧,以及他的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外,巴菲特還結合自身經歷,他特别提醒兩大風險:

一是需警惕CEO及核心管理層的健康風險,即便是優秀忠誠的管理者,也可能因阿爾茨海默等疾病導致決策失誤;

二是披露 CEO 與員工平均薪酬對比容易滋生嫉妒,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對於人生,巴菲特的四條忠告質樸而深刻,恰是他一生的寫照:不要為過往錯誤自責,汲取教訓持續改進永遠不晚(這與他正視投資失誤的態度一脈相承);找到值得效仿的英雄,讓榜樣引領成長;不負韶華,活出應有的質感(live the life to deserve it);真正的偉大無關財富、盛名或權力,而是以萬千方式助人,善意雖無價卻不費分文。​

結語:謝幕不是終點,傳承仍在繼續​

巴菲特的卸任,只是伯克希爾發展歷程中一次正常的權力交接,而非某個「傳奇時代」的終結。

回望他執掌公司的61年,本質上是一個普通人憑借對「長期價值」的堅持,在商業浪潮中不斷做選擇、試錯、調整的過程——他選對了保險業務這個現金流引擎,也為情緒化收購紡織廠付出過代價;抓住了可口可樂這樣的優質標的,也因誤判趨勢在德克斯特鞋業上栽過跟頭;打造了萬億美元的企業帝國,卻也在卸任前遭遇股價跑輸大盤的困境;即便坐擁千億財富、躋身全球第六富豪,也仍要面對捐贈後排名下滑的常態。

他的價值,更多在於願意坦誠面對這些失誤與變化,並把教訓轉化為可復用的經驗,讓伯克希爾的經營邏輯在叠代中越來越清晰。​

阿貝爾的接棒,同樣是基於「能力匹配」的選擇:他從基層會計起步,靠穩健的管理在能源領域做出成績,這種「一步一個腳印」的成長路徑,和巴菲特當年從投資新手到成熟管理者的經歷有相似之處,也符合伯克希爾「不冒進、重長期」的經營底色。

未來伯克希爾能否持續走穩,關鍵不在於能否復製巴菲特的「光環」,而在於是否能延續這套經過時間驗證的、務實的管理與投資邏輯,更在於如何盤活巨額現金儲備、應對保險與能源業務的行業壓力。​

說到底,巴菲特只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做到了「堅持正確的事、及時修正錯誤」的普通人。他留下的伯克希爾,是一家有明確經營原則、經歷過市場考驗的公司;而他分享的人生與投資思考,更像是一位老者對過往經驗的總結——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不糾結過去、選對方向、多做善事」的平實道理。這些,或許比「股神」的標簽更有價值,也讓伯克希爾的傳承少了些傳奇色彩,多了些腳踏實地的可能。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美國鋼鋁關稅升級!下一個是銅?花旗這樣說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作者  Tony Chou
6 月 04 日 週三
商品風暴再度來襲,花旗稱銅價2025年第三季可能下跌10%。
placeholder
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歐元、日幣迎巨震?【外匯週報】 避險情緒助力日幣,但貶值壓力仍存。美政府關門可望結束,歐元/美元迎反彈?
作者  Alison Ho
昨日 09: 13
避險情緒助力日幣,但貶值壓力仍存。美政府關門可望結束,歐元/美元迎反彈?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美股、比特幣、黃金大漲!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美股、比特幣、黃金全線大漲!黃金大漲2%,輝達漲超3%,比特幣漲4%>>
作者  Alison Ho
23 小時前
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美股、比特幣、黃金全線大漲!黃金大漲2%,輝達漲超3%,比特幣漲4%>>
placeholder
11月11日財經早餐:美政府或本週末重啟!美股全線上漲、黃金升近3%,美元終結三連跌美國政府關門踏入第41日,參議院此前通過臨時預算法案的程式性表決,為法案在正式表決中過關鋪路。需留意的是,該法案其後仍需在獲得眾議院批准並提交川普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由於參議院正在推進可能耗時的程式,美國政府停有望本週末重啟。 儘管政府停擺並未真正結束,但市場風險情緒明顯回升,VIX恐慌指數跌7.76%,黃金大漲近3%一舉收復4100美元,美元終結連續三日下跌,比特幣漲1.42%。市場焦點轉向聯准會後續貨幣政策上,隨著美國各項數據恢復發布,聯准會貨幣政策仍將在勞動力市場與通脹間尋求平衡。但當前聯准會內部分歧巨大,MOVE指數於過去八日中錄得七日上漲。
作者  Insights
8 小時前
美國政府關門踏入第41日,參議院此前通過臨時預算法案的程式性表決,為法案在正式表決中過關鋪路。需留意的是,該法案其後仍需在獲得眾議院批准並提交川普簽署後,才會正式生效。由於參議院正在推進可能耗時的程式,美國政府停有望本週末重啟。 儘管政府停擺並未真正結束,但市場風險情緒明顯回升,VIX恐慌指數跌7.76%,黃金大漲近3%一舉收復4100美元,美元終結連續三日下跌,比特幣漲1.42%。市場焦點轉向聯准會後續貨幣政策上,隨著美國各項數據恢復發布,聯准會貨幣政策仍將在勞動力市場與通脹間尋求平衡。但當前聯准會內部分歧巨大,MOVE指數於過去八日中錄得七日上漲。
placeholder
黃金、白銀價格大反彈!美政府結束關門,年底降息更近一步?黃金價格漲至4149美元/盎司,白銀價格漲至51.14美元/盎司,雙雙創半個多月新高。
作者  Alison Ho
2 小時前
黃金價格漲至4149美元/盎司,白銀價格漲至51.14美元/盎司,雙雙創半個多月新高。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