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星巴克合營看洋品牌的本地化生死局

來源 財華社

2025年11月,星巴克(SBUX.US)宣佈與博裕資本達成戰略合作,成立合營企業運營中國零售業務,博裕資本將持有合營企業最多60%的控股股權。

這一震動行業的合營決策,不僅是這家咖啡巨頭應對中國市場困境的破局之舉,更揭開了外資品牌本土化的核心資本邏輯——通過出讓控股權換取本土團隊操盤,坐收穩定授權收益的同時分享市場增長紅利。

從1999年北京開出第一家門店構建「第三空間」神話,到如今8,000餘家門店背後的資本重構,星巴克的中國之旅折射出所有洋品牌在華發展的共同命題:當「外來光環」褪去,本土化不僅是市場適配的選擇,更是資本層面的高效解題思路。

那些深耕中國市場的洋品牌,如今正通過多元資本合作模式,在壓力與機遇中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星巴克困局與資本破局:授權模式下的輕資產轉型

星巴克中國的合營決策,本質上是對自身困境與資本邏輯的雙重回應。這家曾經定義中國咖啡消費的巨頭,在增長放緩與競爭加劇的雙重壓力下,選擇以資本讓渡換取輕資產運營,成為外資品牌本土化的新樣本。

困局:自身戰略迷失與增長悖論

星巴克賴以成功的「第三空間」模式,在當下中國市場已顯露疲態。

26年來,其始終堅守30元左右的高端定價,消費者為門店體驗支付的品牌溢價高昂。但這種重資產模式導致運營成本高企,更致命的是戰略搖擺:既想維持高端定位,又不得不迎合「質價比」浪潮。

今年6月,星巴克宣佈在中國市場發力非咖飲品市場,起步價降價兩元左右人民幣,以直擊當前其面臨的重要威脅之一——茶飲賽道客群。

此外,星巴克通過與國内外賣平台的合作與補貼,以及推出更多低價套餐,以把握平台競賽的流量紅利和國内刺激消費措施的機遇。但是低價產品雖拉動同店交易量於6月和9月財季分别增長6%和9%,卻導致客單價同比分别下降4%和7%,形成「量增價跌」的增長悖論,見下圖。

圍剿:市場競爭白熱化與格局重構

紅餐的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程度和消費頻次持續上升,咖啡飲用者達5億人,2025年人均消費杯量將達到25杯,但這並沒有讓星巴克的境況變得好一點,反而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消費體驗方面,星巴克面臨獨立咖啡品牌的競爭,後者通過靈活選址與多元滲透消費者日常生活的方式,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

在標準連鎖品牌賽道,星巴克面臨瑞幸(LKNCY.US)、庫迪的低價競爭。

以瑞幸為例,其6月末的中國門店總數為2.62萬家,相比星巴克同期為7,828家;瑞幸6月財季的自營店同店銷售增幅為13.4%,高於星巴克中國同期的增幅2%;而瑞幸的6月財季鮮製飲品淨收入為12.09億美元,同比增長44.17%,而星巴克中國的6月財季收入為7.90億美元,僅按年增長7.66%。

外部競爭方面,快餐店、茶飲店、便利店等外部競爭者攻勢猛烈,賽道競爭加劇,例如蜜雪集團(02097.HK)推出5.9元現磨咖啡,憑借流量和供應鏈優勢掀起新一輪的咖啡業「内卷」。

資本視角:合營模式的三重收益邏輯

引入博裕資本的合營模式,或可讓星巴克實現從「重資產運營」到「輕資產分紅」的關鍵轉型。

根據協議,星巴克將保留合資企業的40%股權,同時繼續作為品牌與知識產權所有者收取授權費用,這種結構讓其無需承擔主要經營壓力,卻能雙重分享中國市場紅利。

從收益結構來看,星巴克在中國的核心回報將來自三方面:一是出讓60%控股權獲得的直接現金收入,二是保留40%股權對應的權益價值,三是未來十年以上持續收取的品牌授權費與知識產權使用費。

這三部分共同構成了其130億美元的中國業務總估值。

按照行業管理,品牌授權費很可能採用固定費用+銷售提成的模式,這意味著星巴克可以繼續得益於中國業務的增長。

這種模式的核心優勢在於風險與收益的優化配置:本土團隊主導門店運營、供應鏈管理與市場拓展,承擔房租、人力等可變成本與經營風險;星巴克則聚焦品牌維護與核心技術輸出,通過授權費獲得穩定現金流,同時依託剩餘股權享受規模擴張帶來的資產增值。

本土化浪潮:資本綁定的多元模式與底層邏輯

星巴克的合營選擇並非孤例,麥當勞(MCD.US)、肯德基等洋品牌早已通過多元資本合作模式,實現了「本土運營+總部分紅」的共赢格局。

從獨立經營到分拆上市,從固定授權費到利潤分成,資本層面的深度綁定已成為洋品牌本土化的核心趨勢。

星巴克、麥當勞式:控股權出讓+授權費+剩餘股權:通過向本土資本出讓控股權,將日常經營壓力轉移給中方團隊,總部通過品牌授權費(佔銷售額一定比例)獲得穩定收益,同時以剩餘股權分享長期增長紅利。這種模式適合需要快速突破市場瓶頸、降低運營風險的成熟品牌,尤其適配中國這樣競爭激烈且渠道復雜的市場。

麥當勞中國的做法或可為星巴克抛磚引玉:2017年,麥當勞將中國業務52%股權出讓給中信聯合體,自身保留20%股權並收取銷售額特定比例的授權費,以緩解其經營壓力和提升中國市場的業務擴張速度。2023年底,隨著業務好轉,麥當勞全球以18億美元收購凱雷集團持有的麥當勞中國28%股權,將持股比例提升至48%,既強化了對中國業務的影響力,又保留了本土資本的運營優勢,同時也提升了在高增長中國市場的利潤分享比例。

肯德基、必勝客式:分拆上市+固定授權費百勝中國(09987.HK)從百勝餐飲(YUM.US)分拆獨立上市後,引入春華資本等本土資本,成為完全獨立的運營主體。作為品牌授權方,百勝餐飲每年收取百勝中國淨繫統銷售額3%的特許經營費,不參與具體經營,卻能持續分享中國市場的增長成果。這種模式下,本土團隊擁有完全決策自主權,總部則實現「躺賺」式收益。

2023年3月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比薩第一股」達勢股份(01405.HK)也是一樣的模式——獲得巴菲特愛股達美樂披薩(DPZ.US)的特許經營授權,按當月在中國境内經營所有門店所有銷售額的3%向達美樂披薩支付持續月度特許權使用費,同時擁有在本土的完全決策自主權,而達美樂披薩也向達勢股份少量投資,以分享本土市場的利潤。

資本邏輯背後的核心訴求

洋品牌選擇與本土資本綁定,本質上是對中國市場特性的精準判斷。

中國市場渠道復雜、消費習慣多變、競爭節奏快,外資總部的遠程決策難以適配,而本土資本不僅能提供資金支持,更能帶來渠道資源、政策理解與消費洞察等關鍵優勢。

從資本回報角度看,授權模式的 ROI(投資回報率)顯著高於直營。麥當勞全球有超過95%的門店為特許經營模式,加盟業務毛利率高達83.82%(2025年上半年業績數據),而直營業務僅14.23%,中國市場的合資模式延續了這一高收益邏輯。

對總部而言,無需投入大額資本用於門店擴張與運營,卻能通過固定比例的授權費獲得持續現金流,這種輕資產模式能有效降低區域市場風險,同時將資源集中於品牌建設與全球戰略佈局。

麥當勞的股權增持更凸顯了中國市場的戰略價值。隨著中國成為麥當勞全球第二大市場,門店數量從2017年的2,000餘家增至2023年的5,500 餘家,業績的持續增長讓總部願意通過增持股權,進一步分享增長紅利。這種策略,既規避了早期市場風險,又鎖定了成熟後的收益,成為外資品牌資本運作的典範,或值得星巴克借鑒。

本土化的雙面刃:資本合作的機遇與風險

本土資本與授權模式為洋品牌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暗藏著不可忽視的風險。

資本層面的深度綁定,既可能成為加速增長的引擎,也可能因利益衝突或管理失衡陷入困境。

1)資本合作的核心優勢

風險隔離與成本優化:本土資本承擔主要運營成本與市場風險,總部無需投入大額資金,有效降低了單一市場波動對全球業績的影響。星巴克通過合營模式,將下沉市場拓展的成本與風險轉移給博裕資本,自身聚焦高端品牌維護。

收益穩定性與增長潛力:授權費按銷售額固定比例收取,不受短期盈利波動影響,而股權分紅則能分享市場擴張的長期收益。

麥當勞中國2025年計劃新增1,000家門店,總部不僅能獲得更多授權費與租金,還能通過48%的持股享受利潤增長紅利。

資源協同效應:本土資本的渠道資源與運營經驗能加速品牌滲透:中信聯合體為麥當勞中國搭建了本土化供應鏈與數字化運營體繫,而博裕資本投資過北京SKP、蜜雪冰城等企業,則能為星巴克提供下沉市場的渠道資源。

2)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

品牌價值稀釋風險:本土團隊為追求短期業績可能偏離品牌核心定位。部分洋品牌在本土資本主導下,過度推出低價產品或非核心品類,導致品牌形象模糊,與總部的品牌戰略產生衝突。

利益分配與管理衝突:本土資本追求短期盈利最大化,而總部更看重品牌長期價值,這種目標差異可能引發決策矛盾。若授權費比例、股權分紅等利益分配機製不合理,容易導致合作破裂。

股權博弈與控製權爭議:麥當勞的股權增持雖強化了總部影響力,但也可能與本土控股方產生控製權博弈;而星巴克保留40%股權,未來若市場持續增長,不排除總部進一步增持的可能,這將考驗雙方的合作信任基礎。

資本合作下的成功密碼與失敗教訓

在資本綁定的本土化賽道上,洋品牌們交出了截然不同的答卷。有的通過精準的資本合作模式實現逆勢增長,有的則因資本結構失衡或運營失當陷入困境。

成功案例的資本邏輯

百勝中國的分拆上市堪稱典範。分拆後引入本土資本,既獲得了獨立運營的資金支持,又通過3%的固定授權費讓百勝餐飲持續受益。本土團隊推出老北京雞肉卷、紙包雞、宵夜烤串等本土化產品,加速下沉市場佈局,門店數量與營收持續增長,實現了本土運營增值+總部穩定收益的雙赢。

麥當勞的合資與增持策略同樣成功。中信聯合體的本土化運營讓門店規模翻倍,而麥當勞全球通過授權費與股權分紅獲得多重收益。2023年的股權增持,既體現了對中國業務的信心,又未打破本土控股的運營優勢,實現了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失敗案例的資本症結

賽百味(Subway)的中國困境源於資本合作的滞後與模式僵化。

進入中國二十多年,始終未引入強勢本土資本主導運營,僅採用低門檻加盟模式,導致品牌授權費收取困難、加盟管理混亂。缺乏本土資本的資源支持與運營管控,產品本土化滞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最終門店持續收縮。

加拿大國民咖啡Tims Hortons分拆的Tims天好中國(THCH.US),則陷入了資本擴張與盈利的矛盾。

雖引入騰訊、紅杉資本等本土資本,但重資產運營模式導致成本高企,加上面對上述中國咖啡零售市場的激烈競爭,6年未實現盈利,總負債超過總資產。本土資本追求規模擴張的訴求,與品牌本身的盈利模型產生衝突,低價策略雖拉動銷量卻壓縮利潤,最終陷入「擴張-虧損-再融資」的循環。

結語:資本共生是本土化的終極答案

星巴克的合營決策與麥當勞的股權增持,共同指向了洋品牌本土化的終極趨勢——資本層面的深度共生。

從早期的產品適配到如今的資本綁定,從直營到授權,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模式演變,本質上是資本邏輯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匹配。

對洋品牌而言,與本土資本合作的核心是把握「放權與掌控」的平衡:在運營層面賦予本土團隊充分自主權,借助其資源優勢適配市場;在資本與品牌層面保留核心權益,通過授權費、股權等方式分享增長。雖然形式不同,但都實現了「本土運營高效化+總部收益穩定化」的目標。

中國市場的復雜性與增長潛力,加大了洋品牌憑自身力量站穩腳跟的難度。本土資本不僅是資金提供者,更是市場的擺渡人,其渠道資源、消費洞察與運營經驗,是洋品牌突破增長瓶頸的關鍵。而對本土資本而言,借助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與成熟商業模式,也能快速切入高潛力賽道,實現資本增值。

星巴克的合營之路能否成功尚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能夠實現「品牌價值+本土資本+市場需求」三方共赢的洋品牌,終將在這片市場上獲得長久生命力。資本的深度綁定不是風險的轉移,而是責任與收益的共擔,這正是中國化洋品牌能夠持續發展的核心密碼。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AMD三季度財報前瞻:AI生態拉動股價暴漲200%,OpenAI合作利好出盡?分析師預計AMD 2025年Q3營收將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30%,每股盈利(EPS)將達到1.17美元,較去年三季度的0.92美元年增27.17%。
作者  TradingKey
6 小時前
分析師預計AMD 2025年Q3營收將達到87.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8.2億美元同比增長28.30%,每股盈利(EPS)將達到1.17美元,較去年三季度的0.92美元年增27.17%。
placeholder
幣圈又崩了!以太坊慘跌9%,400億美元巨鯨「逃離」比特幣——誰在接盤?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近日再度經歷劇烈震盪,總市值從4.28萬億美元驟降至3.5萬億美元,短短數日跌幅高達19%。儘管回調迅猛,分析人士認爲,11月仍有望迎來階段性反彈。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在11月的平均漲幅超過40%,或成爲市場止跌企穩的重要參考。
作者  FX168
15 小時前
全球加密貨幣市場近日再度經歷劇烈震盪,總市值從4.28萬億美元驟降至3.5萬億美元,短短數日跌幅高達19%。儘管回調迅猛,分析人士認爲,11月仍有望迎來階段性反彈。歷史數據顯示,比特幣在11月的平均漲幅超過40%,或成爲市場止跌企穩的重要參考。
placeholder
「100年來最重要的案件」!特朗普警告:這一幕恐令美國經濟將「墜入地獄」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接受CBS《60分鐘》採訪時表示,如果最高法院推翻其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將會墜入地獄」。他強調,正是因爲關稅,美國股市與401(k)養老賬戶才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隨着最高法院本週開始審理關稅合法性案件,專家警告,特朗普的「關稅神話」或將面臨現實檢驗。
作者  FX168
15 小時前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接受CBS《60分鐘》採訪時表示,如果最高法院推翻其關稅政策,「美國經濟將會墜入地獄」。他強調,正是因爲關稅,美國股市與401(k)養老賬戶才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隨着最高法院本週開始審理關稅合法性案件,專家警告,特朗普的「關稅神話」或將面臨現實檢驗。
placeholder
金價預測:黃金/美元維持在4000美元以下,因為美聯儲的鷹派言論提振了美元週二早盤亞洲時段,金價(黃金/美元)下跌至約4000美元。由於交易員降低了對美聯儲(Fed)進一步降息的押注,這種貴金屬小幅走低。美聯儲的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定於當天稍晚時分發表講話
作者  FXStreet
15 小時前
週二早盤亞洲時段,金價(黃金/美元)下跌至約4000美元。由於交易員降低了對美聯儲(Fed)進一步降息的押注,這種貴金屬小幅走低。美聯儲的米歇爾-鮑曼(Michelle Bowman)定於當天稍晚時分發表講話
placeholder
《匯市簡訊》澳洲央行決議臨近,澳元/美元走軟澳元/美元周二下跌0.1% ,在 澳洲央行會議結果公布前持續低迷指標利率料維持不變,市場聚焦在央行聲明若聲明基調鷹派,可能重新刺激澳元反彈,0.6630 是首道目標 美聯儲官員意見分歧削弱降息押注,支持美元指數澳洲 9 月貿易收支將於周四公布,路透調查預測順差40 億澳元亞洲區間 0.6530-395,支撐在 0.6440、0. 6415,阻力在 0.6630、0. 6707。更多匯市簡訊請點選FXNEWS/CN(完)AUD Daily 55-DMA
作者  Reuters
15 小時前
澳元/美元周二下跌0.1% ,在 澳洲央行會議結果公布前持續低迷指標利率料維持不變,市場聚焦在央行聲明若聲明基調鷹派,可能重新刺激澳元反彈,0.6630 是首道目標 美聯儲官員意見分歧削弱降息押注,支持美元指數澳洲 9 月貿易收支將於周四公布,路透調查預測順差40 億澳元亞洲區間 0.6530-395,支撐在 0.6440、0. 6415,阻力在 0.6630、0. 6707。更多匯市簡訊請點選FXNEWS/CN(完)AUD Daily 55-DMA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