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特朗普亞洲行還在繼續。
當地時間10月27日,特朗普抵達東京,開啓第二任期的首次訪日行程。當天,他與德仁天皇舉行會晤,此次會晤在位於東京市中心的日本皇宮舉行。
另據知情人士消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其政府正敲定一項採購計劃,擬與特朗普會晤時提交。該計劃包括採購美國皮卡車、大豆和天然氣,以向特朗普政府示好。消息人士透露,高市早苗在此次會晤中將不承諾任何新的國防開支目標。
另外,特朗普計劃與高市早苗一同訪問美海軍橫須賀基地,並登上美國「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具體細節仍在協調中。
美國債務負擔沉重,IMF發出嚴重警告
雖然特朗普外交動作頻頻,看似長袖善舞,但美國國内的麻煩其實更為棘手,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正加速惡化。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顯示,到2030年美國政府總債務佔GDP比重將從目前水平飙升超20個百分點,達到驚人的143.4%,刷新疫情後創下的歷史紀錄。
IMF估算,美國預算赤字將在2030年前每年都保持在GDP的7%以上,成為該機構追蹤的所有富裕國家中赤字率最高的經濟體。IMF甚至拉響警報稱:到2030年,美國債務狀況將比意大利和希臘更糟。
意大利和希臘曾經因公共財政脆弱而備受經濟學家關注,兩國均是2010-2012年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核心國,美國債務負擔超越上述兩個國家,這無疑是相當危險的信號。
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發出警告稱,美國債務正處於非常危險的拐點,不久的將來美國或遭遇「經濟心臟病發作」。
達利歐還提醒道,美國政府債務的快速增長正在造成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幾年「非常相似」的狀況。
特朗普物色新任美聯儲主席
美國債務的持續膨脹,也給了特朗普要求大幅度降息更多的理由。
特朗普一直認為,由於美聯儲遲遲不願再降息,美國政府正為其債務支付巨額利息,導致財政壓力巨大。這也是其一直猛烈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主要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日確認,哈塞特、Waller等五人入圍下屆美聯儲主席最終候選名單。對此,特朗普表示,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對美聯儲事宜(主席人選)做出決定。
按日程,美聯儲將於美東時間10月28日至29日開會,並在29日公佈利率決定。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再次降息25個基點。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提到,美國9月CPI季調環比上漲0.3%,同比升至3.0%,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上漲3.0%,低於市場預期。從分項來看,房租與二手車價格拖累較為明顯,反映相關需求走弱。中金公司猜測這與特朗普限製和驅逐移民的政策有關。受關稅影響的商品價格漲跌互現,但其漲價的速度和幅度低於中金此前的預期。這也反映出終端需求偏弱,企業難以將關稅成本向消費者轉嫁。服務通脹依舊堅挺。綜合來看,這份通脹數據較為溫和,支持美聯儲繼續降息。鑒於勞動力市場面臨下行風險,中金預計美聯儲或將在10月與12月分别降息25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