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隨着美國聯邦政府或將陷入新一輪停擺,比特幣交易員正密切關注即將公佈的美國就業數據,以判斷美聯儲是否會再次降息。然而,如果國會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過撥款法案,這份關鍵經濟數據可能被迫推遲,市場不確定性與波動性隨之加劇。
若國會在當地時間週二午夜前無法通過完整撥款法案或臨時支出決議,聯邦政府將出現「非必要」職能關門。美國財政年度在9月30日結束,就業數據發佈也因此面臨推遲風險。
德意志銀行宏觀及主題研究主管約翰·裏德(John Reid)指出,「本週的重磅事件可能根本不會發生,如果國會無法達成短期撥款協議,本週五的非農就業報告可能成爲首個受害者。」 他舉例稱,2013年10月的停擺曾導致9月就業報告延遲至當月22日才發佈。
由於經濟數據統計與處理不屬於「必要職能」,勞工統計局(BLS)必須等待撥款恢復才能發佈報告。這意味着數據終將公佈,但延遲可能引發市場短線波動。
截至發稿時,比特幣價格交投於113,000美元附近,過去24小時上漲1.8%,但仍較兩週前低約1%。
(圖源:FX168財經)
分析人士認爲,政府停擺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比特幣價格短期波動加劇。Bitunix 在研究報告中寫道:「降息預期有利於風險資產,但泡沫擔憂與政治風險放大了短期波動。對於加密市場而言,這既提供了流動性支持,也增加了下行風險。」
Nansen 研究員尼古拉·桑德高德(Nicolai Sondergaard)則表示,若停擺發生,短期波動可能加劇,但投資者或許會認爲僵局很快得到解決,因此影響可能有限。「甚至不排除金融市場在停擺真正發生前就提前反應。」
歷史上,比特幣在政府停擺期間的表現並不一致。
2013年:停擺持續16天,比特幣價格從132美元升至151美元,漲幅14%。
2018年底至2019年初:創紀錄的35天停擺中,比特幣從3,802美元跌至3,575美元,跌幅約6%。
CryptoQuant 研究主管胡里奧·莫雷諾(Julio Moreno)指出,2013年與2018年的市場環境差異巨大。2013年比特幣正處於牛市末期,需求快速增長;而2018年則處於熊市,需求萎縮。
他認爲,當前市場更接近2013年,「隨着進入第四季度,比特幣需求上升,而這一季度往往在價格表現上具有季節性優勢。」
與此同時,投資者對美聯儲後續政策的信心逐漸分化。預測市場 Myriad 的數據顯示,不看好美聯儲在2025年再度降息的用戶比例已從9月初的40%升至75%。這其中既包括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餘下兩次會議中保持利率不變的觀點,也包括認爲政策調整要等到2026年的看法。
總體來看,美聯儲政策走向、政府停擺風險與經濟數據延遲交織在一起,使得比特幣短期走勢更具不確定性。但若降息最終確認,流動性環境的改善仍將對風險資產構成中期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