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澳元/日元交叉盤吸引賣盤,連續第二天回落,進一步遠離上週觸及的約101.80區域的一年高點。下行趨勢受到多種因素的推動,使現貨價格接近100.00的心理關口或亞洲時段的一週低點。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11月份會議紀要顯示,政策制定者對未來降息變得越來越謹慎,原因是通脹持續高企以及勞動力市場的韌性跡象。然而,RBA表示,如果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的政策寬鬆仍然是可能的。這反過來又削弱了澳元(AUD),同時日元(JPY)出現一些買盤,進一步對澳元/日元交叉盤施加下行壓力。
日元近期的下跌促使日本財務大臣片山さつき(Satsuki Katayama)發表口頭干預,表示我們對外匯市場近期單邊、快速的波動感到震驚。這與普遍的風險規避情緒相結合,使日元在相對安全的避險地位上受益,進一步加劇了澳元/日元的下跌。然而,關於日本央行(BoJ)收緊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限制日元的上行空間。
《日經亞洲》週一晚間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本週將啟動稅制改革談判,旨在削減某些稅收以刺激投資和消費。這加劇了人們對政府長期財政健康的擔憂。此外,日本週一公布的疲弱第三季度GDP數據可能會給日本央行施加額外壓力,迫使其推遲加息。這可能會阻礙日元多頭進行激進押注,並幫助限制澳元/日元交叉盤的更深跌幅。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為澳大利亞製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理事會每年在11次會議上作出決定,並根據需要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澳大利亞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通脹率在2-3%,但也「……為貨幣穩定、充分就業、經濟繁榮和澳大利亞人民的福利做出貢獻。」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將使澳元走強,反之亦然。澳大利亞央行的其他工具包括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
傳統上,通貨膨脹一直被認為是貨幣的負面因素,因為它總體上降低了貨幣的價值,但在現代,隨著跨境資本管製的放松,情況實際上正好相反。現在,適度的高通脹往往會導致央行提高利率,這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資金來自尋求利潤豐厚的投資場所的全球投資者。這增加了對當地貨幣的需求,在澳大利亞就是澳元。
宏觀經濟數據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其貨幣的價值產生影響。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資於安全和增長的經濟體,而不是不穩定和萎縮的經濟體。更多的資本流入增加了總需求和本國貨幣的價值。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經典指標都會影響澳元。強勁的經濟可能會鼓勵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提高利率,這也支持澳元。
量化寬松(QE)是在降低利率不足以恢復經濟中信貸流動的極端情況下使用的工具。量化寬松是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印刷澳元(AUD)以從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或公司債券)的過程,從而為他們提供急需的流動性。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澳元走弱。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松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脹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松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停止購買更多的資產,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這將對澳元有利(或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