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中國和美國首輪經貿談判以雙方大幅削減關稅稅率暫告一段落。超預期下調關稅的官方原因是雙邊經貿關係對中美兩國和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但戰略產業、供應鏈、尤其是稀土出口管控可能是更關鍵的「勝負手」。
經過週末兩日的會談磋商,5月12日,中國和美國共同宣佈暫時削減關稅稅率115%,中國對美國商品征收的125%關稅下調至10%,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145%關稅下調至30%。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雙方一致認為,中美並不想脫鉤。他指出,中美兩國都很好地代表了各自國家利益,雙方擁有共同的利益,並對平衡貿易抱有共同的願景。
貝森特稱,「目前雙方已經建立了一個流程。現在,我們與中國之間已經有了持續談判的機制。」
貝森特提到,美國計劃將繼續對新冠疫情期間暴露出的供應鏈弱點領域進行「戰略再平衡」,包括藥品、半導體和鋼鐵等。他們已經確定了5至6個戰略產業和供應鏈的弱點,並將繼續朝著美國獨立或從盟友那裡獲得可靠供應的方向發展。
在中美關稅談判前,有知情人士稱,除了會提出降低關稅的建議,美國總統川普也計劃尋求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限製。
中國控制著多個關鍵稀土的大部分資源。4月初,中國對7种稀土元素和磁鐵進行出口管製,這些資源對電動車和戰鬥機等產品的生產至關重要。
有礦業公司從業人士表示,「稀土管控對美國存在威脅且已被利用」的想法確實改變了所有美國企業的心理。從政府官員、到貿易商和汽車業高層,他們意識到美國稀土庫存只能維持三只六個月,否則將面臨供應鏈問題。
當時就有分析師表態,美國有兩個選擇:要麼供應鏈中斷,要麼與中國進行談判。中國不是選擇瞄準美國產業高度脆弱的地方,而是完全脆弱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