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會回顧 | 圓桌討論:從「鏈內」到「鏈外」,產業區塊鏈的全球化破圈之路

來源 Fx168

10月23日,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主辦的第十一屆區塊鏈全球峯會圓滿結束。會上,萬向區塊鏈總經理陳斌擔任主持,與邊界智能創始人兼CEO曹恆、藍象智聯創始人兼董事長童玲、北京國信中數投資公司CEO展鈺堡共同圍繞《從「鏈內」到「鏈外」:產業區塊鏈的全球化破圈之路》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談。下文整理自現場速記,有部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

陳斌(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萬向區塊鏈股份公司的總經理陳斌,非常高興看到現在已經五點多了,會場依然幾乎座無虛席。今天的話題是「產業區塊鏈的全球化破圈之路」。我們之所以組織這個話題,是因爲我們看到過去一年數字資產、加密資產行業發展非常迅速,加密資產總市值已突破4萬億美元,其中比特幣已經躍升爲全球第八大資產,僅次於白銀。但與全球不動產(約300多萬億美元)和金融資產(約500多萬億美元)相比,仍然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區塊鏈行業未來的發展,其真正的星辰大海,在於與產業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這也是我們認爲行業未來實現爆發式增長的關鍵方向。正因如此,今年8月底,萬向區塊鏈和HashKey Group與多家從事產業區塊鏈及相關技術的領軍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今天,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其中兩家公司的代表,同時也感謝北京國信中數投資公司CEO展鈺堡參與本次討論。首先,請三位專家跟大家做個自我介紹。曹恆:大家好!我是邊界智能的曹恆。坐在臺上其實挺激動的,因爲這是我第十次參加萬向區塊鏈全球峯會。過去十年,我見證了區塊鏈行業的整個發展歷程。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鏈上、鏈下結合,正是大家一直期待並已迎來良好時機的方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公司。邊界智能從2016年成立以來,最初起步於全球互聯互通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參與了包括Cosmos等全球知名區塊鏈項目的核心開源代碼貢獻。我們還一直致力於將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在國內打造了開放許可鏈文昌鏈,支持更多分佈式應用實現商業交互。目前,文昌鏈正在支持3500多個應用。我們同時還以香港爲總部服務全球,我們的海外業務主要專注於採用加密技術支持持牌金融機構更好地提供服務他們的客戶。今天非常期待與各位同行深入交流。童玲:大家好!很巧,我第一次參加萬向峯會也是在十年前。很高興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還在這裏,也非常感謝萬向和肖總十年來的堅持,讓我們今天可以在這裏共同見證區塊鏈更加璀璨的未來。我是藍象智聯的創始人童玲Bella。藍象智聯是一家運用隱私計算技術推動數據和價值可信、安全流通的公司。我們不僅基於隱私計算和區塊鏈技術構建數據流通基礎設施,也致力於成爲數據價值的「搬運工」,促進數據在不同企業間的自由流動。今年,我們與萬向、HashKey合作,將隱私計算技術與公鏈相結合,致力於提升隱私數字資產和隱私數字信用方面的能力。謝謝大家!展鈺堡:大家好!我是展鈺堡,來自國信中數投資公司。非常感謝肖總和萬向團隊的邀請,有機會在這裏與大家分享關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之前開發了我國的主權公鏈——CIC國信公鏈,並在星火鏈及聯盟鏈的推廣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期待今天與大家共同探討區塊鏈技術的未來發展。謝謝大家!陳斌(主持人):感謝三位專家的介紹。區塊鏈技術從誕生至今已有十多年,最初更多是少數理想主義者的實踐。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業界常有評價認爲「區塊鏈技術很好,但加密貨幣不好」,後來逐漸延伸出來了兩個「圈」:幣圈、鏈圈。「鏈圈」更多關注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及產業中的應用,而「幣圈」則聚焦於原生加密資產的創新與實踐。特別是在過去一兩年,「鏈圈」方面,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衆多企業,都開發並建立了大量聯盟鏈,例如美國IBM牽頭的Hyperledger聯盟鏈項目。但目前的發展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的局面,全球公鏈生態持續蓬勃發展,數字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去年以來,從美國開始,全球監管政策逐步出現突破,RWA等新概念的興起,讓我們看到了「幣圈」與「鏈圈」結合的可能性,也預示着區塊鏈與產業將更加緊密地融合。今天第一個討論的問題是:在全球敘事重構的背景下,區塊鏈產業邏輯正被重新定義。過去幾年,Web3敘事更多集中在加密資產和金融創新,而產業區塊鏈更強調效率、信任,以及B端和G端的邏輯。如今,隨着AI、RWA、數字身份、跨境數據等新變量的加入,大家認爲全球範圍內的產業區塊鏈敘事正在發生怎樣的重構?曹恆:就像陳總剛纔提到的,現在出現了AI、RWA以及新監管框架等新變量。我們團隊主要從技術創新和應用服務角度出發,先談談技術層面的融合。AI與區塊鏈等技術疊加,正在改變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我們期待資產(包括數據資產)以及AI所需的「燃料」能夠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確權與驗證,同時使用區塊鏈支撐更自動化、高效率的商業環境,實現更高效的經濟利益分配。這種技術疊加,將大大推動我們所期望的效率與信任的快速發展。童玲:從本質上講,產業發展的核心在於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包括資金(金融)、數據和技術。過去幾年,產業區塊鏈主要使用技術來構建信任引擎,降低信任成本,提升效率。同時,結合隱私計算技術,促進數據要素的共享與自由流通,從技術和數據兩個維度爲產業賦能。但我們一直堅信,區塊鏈作爲改變生產關係的工具,其最核心的切入點應該是金融。金融、數據與技術,這三者共同構成產業區塊鏈作爲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三大支點。近兩年,我們欣喜地看到RWA的出現,以及穩定幣、數字貨幣的發展,爲產業區塊鏈注入了金融屬性。RWA讓資產能夠在全球自由定價和流動,數字貨幣和穩定幣則重構了全球數字貿易格局。所以,我認爲未來產業區塊鏈與Web3的重構方向將殊途同歸,共同成爲未來產業的新金融基礎設施。展鈺堡:從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區塊鏈技術以來,國家層面一直將區塊鏈作爲重要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主要應用場景圍繞「數字中國」建設展開。從這方面來看,區塊鏈技術已逐步成爲基礎設施中的重要一環,發揮着基礎設施的作用。同時,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正逐漸滲透,特別是在確權及其他流通環節,發揮了不可替代性的作用。近期,隨着算力(尤其是AI算力)的提升和算法的優化,區塊鏈技術與加密技術實現了更好的融合,特別是在密態加密方面。過去,我們總是覺得密態加密是「核彈」,但永遠都不響,因爲它的速度非常慢。但隨着加密技術的進步和算力的提升,密態加密的時間大大縮短,與區塊鏈融合後,能爲數據要素流通市場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是我們未來五年內可見的顯著發展趨勢。陳斌(主持人):幾位嘉賓分別從技術、資本、政策和地緣政治等角度,分享了產業區塊鏈發展敘事重構的影響因素。當前,產業區塊鏈的全球化發展與融合呈現了一個重要趨勢:今年,不僅國內頭部區塊鏈公司開始走出國門,與公鏈展開更多合作;許多原本專注於企業內部私有鏈的大型公司(如索尼及全球性金融機構)也開始轉向,在以太坊、Solana等公鏈上開發相關項目。確實可以看到產業區塊鏈和公鏈的融合現在呈現逐步加速的趨勢。另一個熱門趨勢是RWA鏈上化。目前,金融類資產(如貨幣基金、債券,甚至美股代幣化)正成爲除了穩定幣的RWA重要資產類型。同時,許多傳統加密資產也在證券化,例如ETF及新興的DAT模式,這表明加密金融也在積極擁抱傳統金融。過去我們經常講的「兩化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智能化融合),如今在加密金融和傳統金融領域,也出現了顯著的「雙向奔赴」趨勢:一方面通過RWA實現真實世界資產的代幣化,另一方面通過ETF或DAT等模式將加密資產證券化。RWA已經成爲連接加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鍵橋樑。那麼在各位看來,哪些RWA產品有望成爲產業區塊鏈全球化的首個規模化商業場景?曹恆:我們常說區塊鏈是「價值互聯網」。如果想真正想要成爲3.0的互聯網,突破2.0互聯網的侷限,首先必須與真實世界交互,將更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引入鏈上。我們堅信RWA是實現大規模應用的路徑,且目前已具備落地條件。當然,其規模能否迅速擴大,還需要與監管成熟步調協同。

我們觀察到RWA的兩大方向,一是將傳統金融產品數字化、RWA化,二是現實世界的包括中小企業應收賬款、商業地產、知識產權等非標資產上鍊進入資本市場。其中傳統金融產品的RWA落地相對容易,因爲有成熟的監管框架,易於被監管理解,這是現在正在快速發生的。儘管這一過程面臨挑戰(例如流動性、透明度、效率與風險的平衡等問題),而且監管框架尚未完全從傳統應對式監管轉向更積極的治理模式,但這些挑戰正式技術發展可以去幫助推動改變的。

在新世界完全到來之前,我們仍需承擔舊體系的成本和負擔,而數字化和區塊鏈帶來的信任增強與流動性提升尚未完全釋放潛力。這可能是大規模應用必經的陣痛,但趨勢不可逆轉。陳斌(主持人):曹總,您之前在做的面向NFT項目的「文昌鏈」,能否分享一下實踐過程中的經驗?是否遇到技術、市場或監管方面的挑戰?曹恆:金融領域非常需要保持敬畏之心。RWA是一種區塊鏈應用,其底層技術支撐常採用NFT相關協議。文昌鏈對NFT協議有着非常完善的支持,在國內,我們所見的RWA和NFT應用還是需要避免觸及金融屬性。文昌鏈會更多聚焦於對於數字商品,版權服務等領域。

近期,我們將在「文昌鏈」上推出優秀應用孵化計劃,其中有一個賽道就是希望助力IP創作與版權服務更好地運用區塊鏈技術。通過區塊鏈的確權確真,及自動分賬功能,能讓IP版權授權模式不再像傳統模式那樣繁瑣。創作者從第一天起就可以使用NFT技術確權,並可通過分賬合約靈活設定利益分配方式,讓市場更高效地反饋價值。時間有限,就先分享這個簡單的案例。童玲:關於RWA,先澄清一下。RWA 1.0是穩定幣,2.0是金融資產標準化,3.0是實物資產。與前兩者近年快速發展相比,與實體產業結合的實物資產RWA化面臨更多挑戰。許多人將實體資產RWA化比作「高速公路」,但實際上它更像一條「泥濘小路」,我相信走過這條路的人都會深有體會。其中涉及實體資產怎麼確權、確權成本高、跨境資金與數據流通的合規問題、信任問題等。我覺得RWA的難點並非單一問題,而是合規、信任與流動性組成的「鐵三角」難題。要突破需要循序漸進:從標準化金融資產到非標金融資產,從境內企業的境外資產起步,再拓展至跨境資產。推進過程中,核心挑戰並非技術,而是全球及境內外監管體系的協同,以及技術創新與監管合規的平衡。陳斌(主持人):童總,在RWA資產代幣化過程中,特別是現實世界的資產,數據隱私保護是重要顧慮。藍象作爲隱私計算領域的頭部企業,能否進一步介紹隱私計算在RWA資產代幣化、上鍊過程中能發揮哪些作用嗎?童玲:這個問題很好。RWA實體資產的核心挑戰之一是如何將鏈下數據在鏈上可信確權。區塊鏈中的預言機機制非常重要,它需要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將驗證結果上鍊。這需要隱私保護計算和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實現隱私預言機功能——這也是我們合作推出的能力,有利於保障鏈下設備運行情況、數字身份與鏈上協同。但跨境數據流通仍是挑戰,需要與合規要求結合突破。陳斌(主持人):展總,請您跟大家分享一下您在RWA方面的觀點。展鈺堡:我們從RWA概念出現至今一直密切關注。其實,境內早前已有資產證券化、數據化的實踐。財政部在2023年8月提出數據資產入表,將數據分爲數據資源化、數據資產化和數據資本化。其中,前兩個環節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家數據局負責,數據資本化則在財政部。財政部要求自2024年1月起實現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實際上,企業數據資產入表與香港推廣的RWA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探討RWA之前,企業應該考慮如何實現自身數據資產入表,並找到數據產品收入與企業真實收入的結合點。香港目前在做這個事情,境內現在有一定的限制條件。我覺得未來可能形成一種結構,企業在內地實現數據要素化,在香港實現資產證券化,二者結合發展。陳斌(主持人):感謝展總。談到RWA和國內產業區塊鏈、聯盟鏈,有頭部廠商提出「兩鏈一橋」概念,即在境內聯盟鏈上管理資產,在境外公鏈上進行交易。對此有不同觀點,萬向區塊鏈認爲資產與交易在區塊鏈中不可分割。當然,「兩鏈一橋」仍有價值,在境內監管環境下,RWA資產需確保投資人及監管機構信任鏈上Token與實物資產的錨定關係,這涉及強監管問題,全球監管普遍注重投資者保護。在做投資人保護裏,很重要的是怎麼保證資產錨定的合規性、真實性,產業區塊鏈或聯盟鏈可發揮重要價值。我們也提出「兩鏈一橋」概念,但聯盟鏈更多作爲「監管鏈」,服務於相關監管方,通過隱私保護和數據保護確保資產錨定真實性,同時將資產發行與交易同步至公鏈。這可能是RWA發展,特別是國內資產與公鏈數字資產錨定、發行的重要模式。當前,我們也觀察到另一趨勢:從2022年香港發佈《虛擬資產宣言1.0》到今年《數字資產宣言2.0》,以及香港的穩定幣制度、數字資產交易所發牌制度等,香港已成爲RWA、加密金融的重要試驗場。正如嘉賓剛纔提到的,國內在數字資產、數據要素確權及可信數據空間方面也處於領先地位。展總,您認爲香港與內地的區塊鏈體系能否實現技術互通、監管互認、資產互聯的協同?其中的現實突破口與挑戰分別是什麼?展鈺堡:這個問題非常好,但也容易觸及監管語言體系的問題。我個人認爲香港與內地協同性非常強,互補優勢明顯,當然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內地優勢在於豐富的市場資源、數據資源、強大的技術落地能力和產業基礎。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內地經濟持續增長。2014年以來推進的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是「數字中國」戰略的重要部分。「十五五」規劃進一步強調數字化體系的基礎設施化,未來算力、算法、數據源及區塊鏈技術均將成爲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推動發展。香港優勢在於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普通法體系、開放環境、人口素質較高及全球買家資源。內地和香港之間一定會形成特別好的互動,從願景的角度來說,未來企業在內地實現數據要素化,在香港實現資產證券化。但同時,挑戰也非常大,主要有兩方面:1. 監管層面:內地與香港法律體系不同,監管語言存在差異。如何在求同存異中推進,是一大難點。監管層面正積極探索方法,會找到1-2個試點先開始試驗,有一個小的切口,慢慢再形成突破,讓監管逐步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作用。2.市場層面:中國企業出海的話語體系與全球性公司存在差異,會計準則和話語體系也面臨一系列的挑戰。隨着國際化程度提升,中國企業一定會在這方面不斷提升,目前中國出海勢頭正勁。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陳斌(主持人):國內許多產業區塊鏈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已經開始「出海」,曹總也是其中的代表。能否分享一下您在香港及境外拓展業務的心得與體會?曹恆:「出海」過程中,合規是生命線。如何做好合規?我們的一個心得是嚴謹地支持「分段合規」。回到陳總的問題,從技術、資產和監管三個維度,如何實現中國、香港與全球的融合與交互?我是計算機科學背景出身的,在面對現實多目標、多約束的複雜問題時,發現可行的方法是採用「分而治之」,即把複雜問題分解,做好分段合規。在香港法律框架下,可以探索金融科技服務的創新,利用公鏈開放技術促進商業發展;在內地監管環境下,則聚焦區塊鏈增強資產確權與驗真能力,在弱金融應用領域發揮信任增強作用。我們的心得是,嚴謹遵循不同框架的監管要求,做好分段合規。需要進行全球互聯互通的業務活動這可以採用跨鏈技術來實現聯通和互操作。陳斌(主持人):童總,我知道據藍象也有出海計劃。能否談談產業區塊鏈全球化發展的方向及你們的規劃?童玲:關於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我們看到香港正作爲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試驗田,讓許多創新發展在此先行先試,成熟後再向內地推廣。我們正在香港設立公司,許多企業也開始在香港佈局機構。我們將香港公司視爲出海創新的試驗地,進行創新試驗,並將成熟經驗反哺內地。陳斌(主持人):時間關係,最後請每位嘉賓用一句話總結對產業區塊鏈全球化破圈之路的展望。展鈺堡: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的特點,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全球化一定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未來地球村必將形成。但現階段還是邁向全球一體化的階段,區塊鏈技術也將成爲連接全球的橋樑。未來,全球將在懷疑中探討合作,在競爭中學會融合。謝謝!童玲:產業區塊鏈的破圈之路需匯聚「三味真火」——金融、數據與技術。這三者結合將構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支持產業發展。就像肖總經常提到的,金融革命是工業革命的先導。金融基礎設施的革新將推動產業變革,爲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普惠、更廣泛互聯的金融服務模式奠定基礎。曹恆:儘管當前全球面臨諸多問題,甚至出現極化趨勢,但區塊鏈作爲「信任機器」,其使命正是促進全球融合與協作。我們相信,現在的問題都是暫時的,在座各位及過去近十年的積累,都將助力克服阻礙。區塊鏈增強全球信任與理解是大勢所趨。陳斌(主持人):感謝各位嘉賓! 也期待有更多夥伴與我們攜手,推動產業區塊鏈與供應鏈結合,加速資產與現實經濟融合,助力全球化發展。接下來是肖風董事長的閉幕演講。回顧2023年,肖總在閉幕演講中提出「三代幣」模型,將代幣分爲功能型、證券型和NFT型。2024至2025年,歐美及香港等地區的監管框架正沿此方向分類制定規則。在2024年的演講中,肖總指出區塊鏈與加密資產的「1995時刻」已經來臨,2024年是特別重要的一年。2025年,我們也看到了加密資產規模實現重大突破。期待肖總在接下來的演講中,分享更多最新研究成果與未來趨勢展望。本場圓桌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原文鏈接

免責聲明:僅供參考。 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未來的結果。
placeholder
【今日市場前瞻】美重磅CPI來襲!日幣匯率6連跌美國將公佈CPI數據以及PMI數據,市場大波動來襲?日幣匯率6連跌破153;黃金回檔,再度跌破4100美元>>
作者  Alison Ho
11 小時前
美國將公佈CPI數據以及PMI數據,市場大波動來襲?日幣匯率6連跌破153;黃金回檔,再度跌破4100美元>>
placeholder
特朗普赦免趙長鵬刺激幣圈!比特幣強勢反彈站上11萬,重大突破逼近週五(10月24日)亞洲交易時段,比特幣延續昨日強勢反彈勢頭,目前交投在11萬美元上方,以太坊徘徊在3,950美元附近,市場猜測其即將迎來重大突破。
作者  FX168
14 小時前
週五(10月24日)亞洲交易時段,比特幣延續昨日強勢反彈勢頭,目前交投在11萬美元上方,以太坊徘徊在3,950美元附近,市場猜測其即將迎來重大突破。
placeholder
美9月CPI來襲!比特幣、以太幣將迎大波動?CPI發布後,預計以太幣的價格波動幅度將大於比特幣,波動幅度為2.9%。
作者  Tony Chou
14 小時前
CPI發布後,預計以太幣的價格波動幅度將大於比特幣,波動幅度為2.9%。
placeholder
10.24精選策略分享:黃金、WTI原油、澳元/美元、比特幣技術分析美中貿易迎來重磅消息,美國白宮公佈,川普下周四將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另外,《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擬對華啟動301條款調查,以確保中國遵守2020年貿協。調查結果可能導致中美之間加徵更多關稅,並加劇緊張局勢。潛在不確定性支撐黃金重返4100美元上方。美國主要企業的財報表現靚麗,根據FactSet數據,已公佈業績的標普500成分股中,超過80%的公司盈利超出預期。投資者日內可重點關注美國9月CPI,料將對月底的聯准會利率決議構成影響。
作者  Insights
16 小時前
美中貿易迎來重磅消息,美國白宮公佈,川普下周四將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另外,《紐約時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美國擬對華啟動301條款調查,以確保中國遵守2020年貿協。調查結果可能導致中美之間加徵更多關稅,並加劇緊張局勢。潛在不確定性支撐黃金重返4100美元上方。美國主要企業的財報表現靚麗,根據FactSet數據,已公佈業績的標普500成分股中,超過80%的公司盈利超出預期。投資者日內可重點關注美國9月CPI,料將對月底的聯准會利率決議構成影響。
placeholder
日幣匯率逼近153!有望跌至155?小心升值反轉風險!美元/日圓(USD/JPY)漲至152.91,連續第六日上漲。
作者  Alison Ho
19 小時前
美元/日圓(USD/JPY)漲至152.91,連續第六日上漲。
goTop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