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週三(10月8日)發佈獨家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表示,不打算對外國仿製藥徵收關稅;此前,特朗普政府內部就是否對在美國銷售的絕大多數藥物徵收關稅的問題已爭論了數月。
(截圖來源:《華爾街日報》)
特朗普政府一直在依據涵蓋國家安全威脅的《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關稅調查,並權衡對一系列藥品和原料徵收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個月在網上發文稱,他將於10月1日對品牌藥徵收100%的關稅,但沒有提及仿製藥。特朗普最終推遲了徵收關稅,官員們表示,此舉旨在爲與製藥企業的進一步談判留出空間。
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Kush Desa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政府並未積極討論根據232條款對仿製藥徵收關稅。」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也表示,此次第232條款調查不會導致對仿製藥加徵關稅。美國商務部負責此次關稅調查。
不過,《華爾街日報》稱,這一決定尚未最終敲定,未來幾周仍可能發生改變。
此前,特朗普政府內部就如何將仿製藥生產遷回美國以及關稅應在其中發揮何種作用進行了數月的辯論。
雖然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主要針對品牌藥,但他最近很少就仿製藥發表聲明。仿製藥包括抗生素、心臟病藥物和其他常見藥物,佔美國人每日用藥量的約90%,但主要來自國外。
《華爾街日報》指出,不對仿製藥徵收關稅的決定,代表着美國商務部對藥品關稅調查範圍的大幅縮減。
今年4月,藥品關稅調查宣佈時,《聯邦公報》的通知明確指出,調查將針對「仿製藥和非仿製藥成品」,以及藥品成分。
這也違背了特朗普的競選承諾。在2023年的一段競選視頻中,特朗普表示,他將「逐步實施關稅和進口限制,將所有基本藥物的生產遷回美國本土」,他指的是一些常見的仿製藥。
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內部有人警告仿製藥關稅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包括特朗普國內政策委員會成員及其醫療政策制定者之一的西奧·默克爾(Theo Merkel)。
知情人士表示,他們表示,對仿製藥徵收關稅將導致價格上漲,甚至導致消費者藥品短缺。他們還表示,關稅對仿製藥不起作用,因爲仿製藥在印度等國家(美國近一半的仿製藥產自印度)的生產成本非常低廉,即使徵收非常高的關稅也可能無法使美國的生產盈利。
相反,知情人士表示,一些美國商務部官員認爲,對仿製藥徵收關稅和配額最終可能是必要的,以便將藥品生產帶回美國,並防止疫情期間全球供應鏈陷入混亂的情況再次發生。
特朗普陣營的保護主義者認爲,藥品關稅必須包含一項認定,即依賴外國仿製藥供應商構成國家安全風險。他們還表示,高關稅加上政府對美國新生產設施的支持,可以使國內仿製藥生產盈利。
德賽表示:「商務部和白宮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