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兌美元暴漲10%後回檔!亞洲貨幣升值壓力大,未來走勢如何?

投資慧眼Insights - 做多美元交易面臨進一步平倉的風險,亞洲貨幣可能仍有升值空間。
5月5日,美元兌新台幣(USD/TWD)跌超5%,一度跌至28.91,創3年新低。
截至6日發稿,新台幣匯率回調,重返30關口。
【圖源:TradingView;2025年美元兌新台幣(USD/TWD)走勢】
為何台幣匯率會突然暴漲?
瑞銀指出,此輪新台幣上漲的主要推手是保險公司、企業等進行的匯率對沖以及先前新台幣融資套利交易的停損。
先前台灣金融業一直做多或看漲美元,持有的多數債券是期限極長的美元計價債券,對資產對沖不足。
而近期在美元的疲軟下,市場預期新台幣升值,台灣的壽險巨頭們在恐慌中集體對沖美元敞口,由此引發了連鎖反應。
值得注意是,除了台幣外,港幣、人民幣兌美元也出現了明顯的升值趨勢,顯示投資者對美元的看空程度正在加劇,持有美國資產的意願正在減弱。
未來走勢如何?
新加坡銀行指出,在貿易談判樂觀預期的推動下,台灣出口商拋售美元以及壽險公司外匯對沖操作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從而推動新台幣兌美元強勁升值。
瑞銀預測,保險公司和出口商可能會在新台幣回檔時提高對沖比率,新台幣空頭部位面臨進一步平倉的風險,因此其預計,新台幣匯率未來仍有上漲空間,建議投資人不要過早採取相反的交易策略。
至於其他亞洲貨幣,在美元貶值的趨勢下,升值可能仍將持續。
「解決貿易緊張局勢的自然方式是通過美元的貶值,因此,押注美元對亞洲貨幣的下跌可能是有意義的。」Jefferies全球外匯主管Brad Bechtel表示。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