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金融枢纽,香港依托内地庞大的经济腹地,凭借成熟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律框架以及高度开放的营商环境,持续吸引全球资本汇聚。
从近日香港证监会披露的数据看,这座为全球资金提供“安全港”的城市,对资金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
管理资产总值大增13%,净资金流入超7000亿
7月16日,香港证监会发布了《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报告表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强劲增长,是“步入佳境”之年。
截至2024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按年增长13%至35.14万亿港元;净资金流入亦于年内急增81%至7050亿港元,当中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的净资金流入更飙升571%至3210亿港元。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的管理资产按年增加15%至10.4万亿港元。
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行业的资金来源不仅局限于境内,外资正加速押注香港。
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来自非中国内地及香港投资者近年一直占管理资产总值的54%以上。过去五年,来自亚太区其他市场、北美及欧洲投资者所占的管理资产稳步增长,三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达到双位数。
此外,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基金维持强劲增长。于202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证监会认可基金的净资金流入按年急增88%,达1630亿港元。强势延续至2025年,截至今年5月所录得的净资金流入为2370亿港元。截至2024年底,这些基金的管理资产增长22%,至今年5月底进一步上升21%。
作为卓越的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拥有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存款资金池,在所有离岸人民币存款中占逾半数,而有关部分截至2025年4月的总数为人民币1.03万亿元。香港亦一直是首要的离岸人民币结算枢纽,处理全球约80%的人民币支付。
证监会调查报告的其他重点还包括:获注册的开放式基金型公司数目持续增长,于2024年按年大幅上升93%,反映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善用香港的公司型基金结构及相关政府资助;在香港获发牌进行资产管理(第9类受规管活动)的机构数目增加4%至2212家。
香港证监会投资产品部执行董事蔡凤仪表示:“受惠于强劲的资金流入、金融创新及持续壮大的人才库,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枢纽的影响力正节节攀升。证监会致力透过拓展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支持香港持续发展为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际金融中心及领先的离岸人民币枢纽。”
登顶全球宝座的前景乐观
当前贸易战与地缘冲突搅动欧美市场,亚洲反而成为资金避风港,特别是香港与新加坡,正是避风港里最亮的两座灯塔。
为吸引更多资金入港,香港近年来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例如,香港近年推出的绿色金融及虚拟资产相关政策,成功吸引了新兴财富管理需求。香港还优化了场外衍生工具市场规则,降低持牌机构资本要求。
在《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中,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施政报告表示,香港有2700间单一家族办公室,有业界预计香港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
根据施政报告规划,未来香港会全力推动更多环球资金在香港管理,包括争取与中东等地区的大型主权基金合作,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以及扩大税务宽减适用范围。
多重利好叠加,香港磁场效应愈发强劲——问鼎全球财富中心,不再是口号,而是进行时。
波士顿咨询公司近期发布的《2025年全球财富报告》,将香港和瑞士并列为2024年全球两大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其中香港的跨境财富总值增长为各地区之冠,达2310亿美元,其9.6%的按年增幅也胜于全球平均水平。
《2023年波士顿咨询集团全球财富报告》预测,到2027年,香港将以3.1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反超瑞士(届时为2.8万亿美元),而新加坡将从1.5万亿美元增长至2.3万亿美元,保持第三的位置。
在《2024年资产及财富管理活动调查》发布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他在与欧美及东南亚金融机构和投资人交流时,也感受到他们看好香港及内地市场的前景,投资意欲正进一步增大,并正物色适合的投资伙伴及项目。他们普遍表示,香港金融体系稳健安全,金融业未来增长潜力庞大,加上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强化了多港元化投资的需要,令他们对投资香港的兴趣更为浓厚。
陈茂波还表示,基于宏观外围形势及本地发展趋势,预期香港资财管理业会持续向好发展,“有信心香港在两三年内,会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财富和资产管理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