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此前风口上的电解液概念再度卷土重来。
截至收盘,华盛锂电(688353.SH)涨超15%,鹏辉能源(300438.SZ)涨超14%,金银河(300619.SZ)涨12.96%,维科技术(600152.SH)、石大胜华(603026.SH)涨10%,天奈科技(688116.SH)、天赐材料(002709.SZ)、新宙邦(300037.SZ)大涨。
价格持续攀升,核心材料涨幅超预期
本轮行情的直接驱动力来自涨价。近期,锂电池电解液主要成分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EC),以及电解液添加剂碳酸亚乙烯酯(VC)等三种产品价格均呈现上涨态势。
上海有色数据显示,11月27日,锂电池相关材料延续涨势。其中,电池级碳酸亚乙烯酯VC均价上涨3000元/吨至17.1万元/吨,六氟磷酸锂(国产)均价上涨2500元/吨至16.55万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仅为4.98万元/吨,短短四个月内涨幅已超过两倍。
涨价的背后是下游储能的爆发。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430吉瓦时,预计全年总出货量有望达到580吉瓦时,同比增长67%。据东吴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将增长50%至300吉瓦时,对应电池需求为500至550吉瓦时,2026年仍将保持30%以上的增速。
分析人士指出,储能市场迎来拐点,投资活跃度提升,当前储能累计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前景广阔。这无疑带动了锂电池、以及上游各类锂电材料的景气度。在锂电池的“大家族”里,电解液就像“血液”一样重要,储能市场的爆发,让电解液产业链成了资本眼中的香饽饽。
此外,供给端紧张也是推动电解液价格上涨的另一重要因素。经过过去几年的行业洗牌,缺乏成本优势和技术实力的中小厂商大量退出,而头部企业在产能投放方面也变得更加谨慎,导致市场上的有效供给持续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电解液由于其化学危险性,导致库存较低,价格弹性较大,一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价格快速上涨,这也是电解液领涨于其它锂电材料的主要原因之一。
机构看好持续性,价值重估在即
面对这一轮行情,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
中信建投表示,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带动下,明年锂电需求增速将超过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当前市场仍停留在对2026年第一季度需求的质疑和较难涨价的预期中,实际上材料全面涨价已经启动,继续看好材料,尤其是六氟磷酸锂、铁锂等环节的机会。
东吴证券认为,锂电材料龙头已满产,主流环节供给紧平衡价格拐点将至。2026年龙头公司指引大超市场预期,预期差明显,继续强推电池板块;同时材料各环节价格拐点明确,六氟磷酸锂、铁锂等环节涨价超预期,看好材料龙头。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锂电电解液毕竟属于周期性行业,随着产能的扩张,行业可能出现的波动风险,投资者也需警惕。
近日,深圳新星在互动易平台回复投资者称,2024年年中,公司基本建设完成六氟磷酸锂7200吨产能。但由于此前市场价格较低,产品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并没有开工,最近价格大幅上涨,公司正在安排投产前仪表等设备的安装。此外,据披露,新宙邦子公司瀚康电子材料现有VC产能10000吨,在建产能5000吨,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