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整体美元走软,日元(JPY)在周三仍然承压于美元(USD)。截至发稿时,美元/日元在156.45附近保持坚挺,削减了周二大部分损失,此前因干预传闻和疲软的美国经济数据导致短暂回调。
由于交易者对美联储(Fed)可能在12月再次降息的信心增强,美元在各个方面都显得较软。鸽派转变是在几位政策制定者对近期放松政策表示开放的背景下出现的,因对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担忧加剧。
这一基调因延迟发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而得到加强,数据显示零售销售动能减弱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读数温和,增强了政策调整的预期。根据CME FedWatch工具,市场目前预计12月9-10日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bps)的概率约为80%。
然而,周三发布的二线美国数据在短暂支撑美元后,美元再次回落。延迟发布的9月耐用品订单增长0.5%,高于0.3%的预期,此前8月增长3.0%;而不包括运输的订单增长0.6%,高于0.2%的预期和上月的0.5%。
不包括国防的订单增长0.1%,未能达到1.9%的预期,而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6K,优于预期的225K,之前的数字从220K修正为222K。
在日本,财政担忧和对日本央行(BoJ)近期加息的怀疑继续对日元施加压力。尽管如此,央行内部的鹰派声音在日元过度疲软及其对通胀的传导效应下变得愈发响亮。路透社周三的报道援引匿名消息称,日本央行正在为可能在下个月加息做准备。
此外,日本央行透露,截至9月的六个月内,其日本政府债券(JGB)持有的未实现损失扩大至32.826万亿日元(2103.4亿美元),高于前期的28.625万亿日元,突显出维持超宽松政策的财务压力日益加大。
与此同时,东京最新的口头警告使干预担忧再次成为焦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政府正在密切监测外汇市场,并在必要时将采取适当措施,补充称当局将判断货币波动是否反映经济基本面。
日本银行(BoJ)是日本的中央银行,负责制定国家的货币政策。它的任务是发行纸币,并实施货币和货币控制,以确保价格稳定,这意味着通胀目标在2%左右。
2013年,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开始实施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在低通胀环境下刺激经济和推高通胀。央行的政策是基于量化和定性宽松政策(QQE),即印刷钞票购买政府或公司债券等资产,以提供流动性。2016年,央行加大了策略力度,进一步放松政策,先是引入负利率,然后直接控制1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2024年3月,日本央行提高了利率,实际上退出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
日本央行的大规模刺激措施导致日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这一过程在2022年和2023年加剧,原因是日本央行与其他主要央行之间的政策分歧越来越大,后者选择大幅加息以对抗数十年来的高通胀水平。日本央行的政策导致日元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差距扩大,从而拉低了日元的价值。这一趋势在2024年部分逆转,当时日本央行决定放弃超宽松的政策立场。
日元贬值和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导致日本通货膨胀率上升,超过了日本央行2%的目标。该国工资上涨的前景——助长通胀的一个关键因素——也促成了这一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