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持续发酵,其冲击正加速席卷美国物流与运输行业。此前创下纪录的进口量快速下滑,供应链各环节的货运量同步转弱。
根据DAT卡车货运量指数(DAT Truckload Volume Index),2025年10月,干货车、平板车与冷链货运费率首次在月度与年度层面同时下降,为今年首次出现全面下滑。
DAT分析主管肯·阿达莫(Ken Adamo)表示:“三季度至10月的货运量反映了整个商品经济的疲态。托运人正在消化年初为规避关税而提前备货的库存,同时受到疲弱消费需求影响。”他直言,今年传统的节日旺季“几乎不存在”。
数据显示:干货车货量较9月下降3%,同比下降11%;冷链货量环比下降2%,同比下降7%;平板车货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3%。
当前供应链中流动的干货与冷链货物主要来自零售库存消化,贸易放缓背后原因从房地产与制造业疲软、能源成本上升,到企业为规避关税而提前进口等多因素叠加。
因政府停摆延迟超过一个月的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8月进口额较7月大减184亿美元,为额外关税生效后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推动美国贸易逆差收窄超23%。
美国第二繁忙港口——长滩港的最新集装箱追踪数据显示,特朗普新关税将持续侵蚀对美海运量。长滩港CEO马里奥·科尔德罗(Mario Cordero)表示:“来自中国的进口下降了16%,并且是全面性的下跌。”洛杉矶港10月集装箱吞吐量也出现下降。下滑最明显的品类包括:电子产品,家具和玩具。#中美关系#
同时,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也因贸易政策受挫,中国改而增购巴西大豆。虽然中美近期有所缓和,中国承诺采购更多美国大豆,但整体影响仍未完全逆转。
前期企业在面对多轮关税截止日期与费率调整时出现大规模“抢运潮”,推动美国西海岸港口进口量在去年同比增长10%,其中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更同比增长4.6%。
相比之下,美国东海岸港口集装箱量仅同比增长2%,来自中国的进口反而下降12%。
科尔德罗表示,尽管吞吐量仍为正增长,但四季度的疲软在预期之中,关键将取决于未来两个月美国消费者的韧性。
即时集装箱追踪平台 Vizion 的战略发展副总裁本·特雷西(Ben Tracy)警告:“我们预测 美国12月进口量将同比暴跌16.6%;三季度已下降12%。目前看不到任何反弹迹象。”
(来源:CNBC)
消费者对食品与日用品通胀的担忧,使零售商与制造商暂停新的补货订单。近期零售财报亦显示分化:家得宝、塔吉特指引悲观,而沃尔玛业绩强劲,高收入家庭消费增加。
Vizion CEO 凯尔·亨德森(Kyle Henderson)表示:“自2023年3月以来首次,我们连续多月看到月度进口量跌至200万TEU以下——这不是季节性调整,而是结构性商品衰退。”
他指出,家具进口暴跌33%,而节日前本应暴涨40%-50%的玩具进口却仅增长17%,说明“零售商正押注今年是最弱消费季之一”。
集装箱装载率从 100% 下降至 91%,现货运价降至两年低点,而行业还面临“未来十年的运能过剩”。
Vizion数据显示:2025年12月预计到港集装箱量为 219万TEU,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 262万TEU,减少超过43万TEU,并已在铁路、卡车、仓储等供应链环节引发连锁冲击。
随着货运量减少,对码头装卸工需求也随之下降。
长滩港CEO科尔德罗警告:“劳动力非常担忧。货量下降意味着就业减少——从码头到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到冲击。”
国际码头工人协会的年度奖金也与货运量挂钩,这将进一步影响收入。
此外,Vizion指出,印度出口市场也因50%关税几乎崩溃,2025年5月至9月期间对美出口总值骤降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