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輝達遭遇逆風,納斯達克100指數後續走勢如何?

近兩日,科技股龍頭蘋果和輝達平均下跌5%,市值共計縮水2500億美元,拖累納斯達克100指數跌超1%。為什麼蘋果和輝達會下跌?納斯達克100指數後續走勢又會如何呢?
蘋果(AAPL)
【圖源:TradingView】
9月6日和9月7日,蘋果連續兩天遭遇投資者拋售,累計下跌約6%。下跌原因主要源自兩條消息。一是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另一個則是中國的禁令。
歐盟於週三公佈了首批受史上最嚴數字監管法案《數字市場法案》(簡稱DMA)監管的服務清單。本次重點“關照對象”共計六家,蘋果赫然在列。另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Meta和微軟等也被列入名單。
法案要求,未來6個月內,這些公司必須要和競爭對手共享數據,也要讓自己的服務能夠和其他玩家兼容。如果不執行,那麼將會面臨數十億美元的罰款。
這對於蘋果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因為法案要求蘋果必須開放它的應用市場,簡單來說就是不准壟斷。而之前蘋果就是利用它應用市場的行業地位,向開發者收取高達30%的分成。顯然一旦開放後,面對其他應用市場的競爭,30%的分成勢必要下降,也會弱化蘋果的競爭力。
而中國的禁令這條消息則源自媒體報導。根據華爾街日報,中國要求政府官員們,在工作時間段不得使用iPhone或者其他外國手機。彭博報導稱中國在考慮把禁令進一步擴大,把國企和事業單位也囊括其中。
除此之外,CNBC還說,華為Mate60 Pro可能也會是蘋果iPhone的勁敵,影響iPhone 15在中國的銷量。這種競爭加劇的消息,再加上政府的推波助瀾,就讓市場對於蘋果緊張了起來。 Satori Fund基金的經理更是開始減倉蘋果,併計劃未來做空。
輝達(NVDA)
【圖源:TradingView】
本週,輝達下跌約5%,市值縮水600億美元。下跌原因主要來自於財報涉嫌造假的陰謀論以及聯準會升息預期加大。
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市場對輝達芯片的需求是虛假的,輝達通過謊報其投資的雲計算公司CoreWeave的銷售額,人為誇大了其AI業務的收入。之後關於輝達財報涉嫌造假的討論越來越多。
不過,華爾街分析師很快對這一論斷進行了反駁。伯恩斯坦分析師Stacy Rasgon在周四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這種理論是“無稽之談”,他鼓勵投資者不要相信從Twitter上看來的幼稚投資論點。
支持輝達的人們普遍認為,社交媒體上流行的陰謀論只能說明一點,即目前針對輝達的多空博弈非常膠著。其底層邏輯可能是對“AI助推下一個科技泡沫破裂”觀點的深深恐懼與擔憂。
此外,近兩天美國發布的勞動力市場數據意外強勁凸顯了美國經濟韌性,通膨擔憂加劇,市場對聯準會緊縮預期升溫,這也是科技股(包括輝達和蘋果)遭遇拋售的一大原因。
納指100後續走勢如何?
截至9月7日,本周納斯達克100指數跌近1.5%。今年以來,納斯達克100指數漲近40%,越來越高的估值也讓市場對利空因素越發敏感。
【圖源:MacroMicro】
我們預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對科技股龍頭公司(蘋果和輝達)的利空消息影響將會逐漸消散,指數關注重點仍放在聯準會升息進程。若聯準會將維持利率“更遠”甚至“更高”,毫無疑問會對納指100的走勢形成下跌壓力。關注下週公佈的美8月CPI,這將是聯準會9月20日利率決議會議前的一個重要數據。
技術面上,納斯達克100指數跌破50日均線,釋放出一定的看跌信號。若短期不能收復15492點位,之後震盪下跌概率加大,支撐點位看14669。
【圖源:TradingView】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