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再亮「紅燈」。
近日,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Aaa下調至Aa1。這意味著,美國痛失「最後一個3A評級」。同時,這也是繼標準普爾(2011年)和惠譽(2023年)之後,美國首次遭遇三大評級機構全面降級。
關于此次調整的核心原因,穆迪指出,一方面是由于債務結構失衡,在過去十餘年,美國聯邦債務與利息支付佔比持續攀升,顯著高于其他同類主權國家;另一方面,美國多屆政府與國會未能有效遏制赤字擴張,預計未來十年社保、醫保等剛性福利支出將激增,而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導致預算赤字壓力不斷加劇。
穆迪預計,到2035年美國聯邦債務負擔將升至GDP的134%;此外,到2035年美國聯邦政府赤字將達到GDP的9%。
對此,特朗普的發言人Steven Cheung在社交網絡點名怒批穆迪經濟學家馬克·贊迪,指責其長期以來一直批評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亦聲稱,穆迪是一個滞後指標——這是每個人對信用機構的看法。
雖然白宮對此不以為然,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美國每年的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超過6%,在當下全球關稅戰可能導致經濟減速的背景下,美國增長走軟可能會進一步推高聯邦政府赤字,穆迪的此次降級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然而,資本市場對此非常擔憂,信用評級下降猶如一記重錘,敲響了美國國債的警鍾,加劇了投資者對美國債務可能成為一顆「定時炸彈」的擔憂。在穆迪的評級消息公佈之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短線明顯上升。
事實上,自今年4月份,美國濫施關稅以來,美元資產遭遇全球性抛售,有著「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稱號的美債接連大跌,也意味著其收益率不斷上漲。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解決方案副首席投資官Max Gokhman表示,隨著大型投資者,包括主權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開始逐步將美國國債換成其他避險資產,債務償還成本將繼續攀升。不幸的是,這可能會給美國債券收益率帶來危險的熊陡螺旋,進一步給美元帶來下行壓力,並降低美國股市的吸引力。
數據顯示,近日美元指數表現疲軟,目前在100關口附近徘徊,交易員看跌情緒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5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減持189億美元美國國債至7654億美元,為今年首次減持。減持後,中國對美國國債的持倉規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
法國Natixis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表示,中國一直在緩慢但穩定地抛售美債,這是對美國的一個警告。這種警告已經存在多年,本身並不突然。
除了美元、美債市場等資本市場的風雲變幻之外,特朗普政府還面臨著關稅帶來的漲價風波。
自關稅衝擊以來,不少美國大型零售商、電商平台宣佈漲價,近日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公司高管亦表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該公司將于本月晚些時候開始上調部分商品在美售價。
隨後特朗普在社交網絡上「炮轟」沃爾瑪,稱其應該自己消化這些關稅,而不是向尊貴的顧客收費。
有分析師認為,很多美國人居住在距沃爾瑪門店附近,他們每周都會去沃爾瑪超市購物或在該公司網上下單,關稅將給絕大多數普通美國人帶來沉重負擔。近期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不斷下挫,人們普遍預期通貨膨脹將加速,這無疑給美國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長期負面影響或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