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部關稅談判之際,特朗普政府在國内也沒閑著。
近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公佈了稅收法案,該法案計劃在未來十年内減稅逾4萬億美元,並削減至少1.5萬億美元支出。另外,該法案將把美國債務上限提高4萬億美元,低于參議院所希望的5萬億美元。
本次法案草案擬免除2028年前小費與加班收入個稅,同時提高州稅及地方稅抵扣上限至3萬美元,但設置收入門檻。
這也是此前特朗普口中所謂的「一項宏大而卓越的法案」,其中包含其不少的競選承諾。
共和黨人士強調,此次減稅政策將實現數十年的政策穩定,而非短期内的經濟刺激。據悉,共和黨控制的議院正推動本月就該立法進行全院表決。
不過,法案未涉及對百萬富翁按等級徵稅提議,這也是備受市場爭議的一點,而且,圍繞高稅率地區稅收減免的爭議仍懸而未決。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面對經濟形勢的動蕩、以及民調支持率降至冰點之際,特朗普試圖通過宏大的減稅計劃,以提振經濟、並給選民看得見的利益以挽回民心。但是,本次法案的主要内容只是對現有減稅政策的延續,新政措施又規模有限,實際經濟效應可能被關稅政策削弱,其政治回報可能顯著低于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國内各種關稅衝擊、政策朝令夕改、不夠明朗的態勢下,此前備受全球關注的AI明星項目——OpenAI、全球科技投資巨擘軟銀集團等牽頭的數據中心項目「星際之門」也陷入了停滞。
今年年初,特朗普在白宮宣佈「星際之門」項目,初始投資為1000億美元,並隨著時間推移將投資規模擴大至約5000億美元。然而幾個月過去了,關于該項目的討論仍杳無音信。
據業内人士稱,在關稅迷霧籠罩下,經濟波動加劇,再疊加AI服務價格下降,數據中心需求或低于預期,市場對算力過剩的擔憂和質疑加劇。另外,中國包括DeepSeek、通義千問在内的大模型不斷湧現,發展速度迅猛,也引發了美國投資人擔憂,相關討論已陷入僵局。
有觀點認為,星際之門AI基礎設施項目的擱淺,也擾動了資本市場對于AI科技股的熱捧,後續或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