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三,加拿大元(CAD)對美元(USD)進一步走強,標誌著連續三天的上漲,美元/加元跌破1.3900,因為市場消化了強於預期的加拿大通脹數據和普遍疲軟的美元。
市場對週二發布的數據反應不一,加拿大的通脹報告顯示核心價格意外上升,儘管整體數據大幅下降。4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升1.7%,低於3月份的2.9%。按月計算,4月份CPI較3月份下降0.1%,而3月份為上升0.3%,遠低於市場預期。相比之下,加拿大央行(BoC)偏好的指標,加拿大央行核心CPI,同比加速至2.5%,高於2.2%,而月度CPI從3月份的0.1%上升至0.5%。
整體通脹的下降部分是由於能源價格疲軟,4月份同比下降12.7%,最近聯邦碳稅的取消加劇了由於歐佩克決定增產而導致的油價下跌的影響。
最新的通脹數據為加拿大央行在6月的利率決定前描繪了複雜的局面。加拿大央行在4月的政策會議上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75%不變。一些經濟學家現在傾向於再次暫停降息。
儘管整體通脹數據有所緩解,但核心指標的上升表明4月份潛在價格壓力有所加大。
"這將使加拿大央行在短期內繼續降息面臨更大的挑戰,"BMO資本市場的加拿大利率和宏觀策略主管本傑明·賴茲斯(Benjamin Reitzes)表示。
此外,美國貿易關稅的影響增加了不確定性,可能使通脹在更長時間內保持在較高水平,從而使中央銀行更難推進其寬鬆計劃。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DXY)衡量美元對一籃子六種主要貨幣的表現,短暫跌破100.00大關,創下新的週低點,本週下跌超過1.2%。由於穆迪在5月16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Aa1,以及美聯儲(Fed)謹慎的經濟前景,美元承壓,整體美國經濟疲軟。
展望未來,交易者將密切關注週四發布的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和週五即將公布的加拿大零售銷售數據。同時,美國經濟政策的變化和持續的全球貿易動態將繼續在塑造美元/加元走勢中發揮關鍵作用。
加拿大央行(BoC),總部設在渥太華,是加拿大設定利率和管理貨幣政策的機構。委員會每年在8次預定會議和必要時舉行的臨時緊急會議上這樣做。加拿大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將通貨膨脹率保持在1-3%之間。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導致加元(CAD)走強,反之亦然。其他使用的工具包括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
在極端情況下,加拿大央行可以實施一種叫做量化寬松的政策工具。量化寬松是指加拿大央行印製加元,以從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的過程。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加元貶值。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時,量化寬松是最後的手段。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在2009年至2011年金融危機期間使用了這一措施,當時銀行對彼此償還債務的能力失去信心,導致信貸凍結。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松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脹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松中,加拿大央行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加拿大央行停止購買更多資產,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這通常對加元有利(或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