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億萬富翁投資人瑞·達利歐(Ray Dalio)表示,美聯儲最近轉向寬鬆貨幣政策,與其說是危機管理,不如說是危險的返場之舉——刺激已經泡沫化的市場,而不是拯救正在下沉的市場。

(截圖來源:Bitcoin)
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始人達利歐給那些慶祝美聯儲從量化緊縮(QT)轉向量化寬鬆(QE)的人一個建議:不要急着開香檳。達利歐也是「大債務週期」框架的創建者。
達利歐表示,此舉恰在錯誤的時機,似乎是一種隱祕的刺激——進入一個已經充滿投機的市場。
達利歐最近的X文章,標題恰如其分地爲「在泡沫中刺激」,他認爲,美聯儲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並開始增加流動性的決定可能只是名義上的「技術性」改變。
用他的話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項寬鬆舉措。」
他警告稱,時機的選擇使其具有風險。美聯儲可能不是在拯救一個瀕臨崩潰的經濟,而是在爲一場新興泡沫火上澆油——他認爲這種泡沫已經在人工智能股票和更廣泛的股票市場中顯現。
達利歐的警告基於一個簡單但不祥的邏輯:當美聯儲擴大其資產負債表、降低利率,並且在財政赤字膨脹的情況下,它實際上開始在貨幣化政府債務。
達利歐稱這種動態——央行通過購買債券幫助政府融資——是債務超級週期的「後期階段」的標誌,而他在其著作《國家如何破產:大週期》中也詳細記錄了這一模式。
他寫道,「今天的量化寬鬆不是經濟蕭條中的刺激,而是在泡沫中的刺激。」這是因爲經濟遠未疲弱:標普500指數處於歷史高位,信用利差緊縮,失業率仍然較低,通脹率也仍高於目標水平。
在達利歐的戰略中,這正是中央銀行應該限制——而不是刺激——系統的時刻。
「財富差距加速器」
達利歐還指出,當央行「印鈔」購買債券時,流動性先會導致金融資產價格膨脹,然後纔會流入商品、服務和勞動力市場。結果如何?資產通脹使股票和房地產所有者受益,而其他人卻被拋在後面。
他稱之爲「財富差距加速器」。雖然這項政策的第一階段可能會引發一波令人欣喜的上漲行情——就像1999年或2010年一樣——但最終會迎來通貨膨脹、收益率上升和資產價格崩潰的後遺症。
達利歐說:「在這種熔化的高潮中以及足以抑制通脹的緊縮來臨之前——那將是經典上那個泡沫被刺破的理想時機——是出售的時機。」他暗示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這一轉折點。
他的分析出爐之際,正值全球市場在人工智能驅動的投機浪潮中搖搖欲墜,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大肆宣揚美國製造業的繁榮,以此證明經濟的持久實力。在達利歐看來,人工智能熱潮和財政刺激都完美契合了經濟週期末期的模式。在他看來,寬鬆的貨幣政策、投機性的估值以及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增長的政治壓力,正是政策推高泡沫的最後要素。
如果美聯儲在經濟強勁增長和鉅額財政赤字的背景下,一邊大幅擴張資產負債表、一邊降息,達利歐表示,這將標誌着美聯儲與財政部之間出現「典型的貨幣與財政互動」——這種互動有可能「刺激出一個泡沫」。
達利歐的結論並非世界末日式的預言,但也絕稱不上令人安心。短期內,他預計過剩流動性將推高風險資產價格——尤其是長期股票和諸如黃金等通脹對衝資產。但從長期看,他認爲通脹將捲土重來,侵蝕實際回報,並迫使美聯儲再次收緊政策。某種意義上,達利歐將未來幾個月視爲過往週期末期行情的回聲:對交易者而言可能豐厚,對遲到者卻殘酷。
正如他所說,這不是一次救援行動——而是一次「以更大資產負債表重現的舊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