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幣圈又崩了!以太坊慘跌9%,400億美元巨鯨「逃離」比特幣——誰在接盤?
- 【今日市場前瞻】「小非農」駕到!幣圈慘遭血洗
- 金價預測:黃金/美元維持在4000美元以下,因為美聯儲的鷹派言論提振了美元
- 11月10日財經早餐:美政府停擺或迎轉機!美元三連跌、納指險失23000點、黃金觸及4000
- 【今日市場前瞻】美政府關門有望結束,美股、比特幣、黃金大漲!
- 黃金在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擔憂加劇中小幅上漲

投資慧眼Insights -
美政府重啟「倒計時」,澳元/日元突破100大關
週一(11月10日)美國國會參議院以60票贊成通過一項旨在結束政府停擺的臨時撥款法案。法案在參議院獲通過後將送交眾議院批准,並提交由川普簽署後才正式生效。由於參議院正在推進可能耗時的程式,美國政府有望本週末重啟。
儘管美國政府停擺尚未真正結束,但投資者情緒已然顯著回暖。隨著美國政府重啟,美國政府有望重新向市場釋放數千億美元流動性,這大大緩解市場對「美股泡沫」危機的擔憂。週一(11月10日)VIX恐慌指數跌7.76%,歐美股指全線上漲。此外,黃金同樣大漲近3%,一舉站上4100美元上方,因近期疲軟的經濟數據令市場押注聯准會將於12月進一步降息。
MOVE指數: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筆者提醒,美國10月CPI能否如期公佈仍要視乎停擺何時結束。9月非農則有望在政府重啟後三個工作日內率先公佈。當前聯准會內部分歧巨大,MOVE指數於過去八日中錄得七日上漲,預計關於勞動力市場的討論將至關重要。
值得留意的是,同樣反映市場風險偏好的澳元/日元週一(11月10日)一舉突破100心理關口。毫無疑問,美政府重啟有助於澳元/日元走高,但鑒於美國經濟前景仍存較大不確定性,澳元/美元後市走向或更多取決於澳、日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
澳洲三季度通脹意外飆升,日央行內部對加息時機存分歧
10月29日公佈的澳洲三季度CPI環比上漲1.3%,高於1.1%的市場預期,創下兩年半以來最大漲幅。年通脹率則由2.1%躍升至3.2%,已突破RBA設定的2%–3%目標區間上限。
而備受市場關注的核心通脹率加速上升1.0%,遠超0.8%的預期,年率也從2.7%升至3.0%,為2022年底見頂回落以來的首次回升。三季度通脹上漲的最大推手是電費成本,季度漲幅達到9%。從2025年7月起,各州電價年度審查結果開始生效,導致全國各首府城市的電價全面上調。
鑒於澳洲央行預計失業率將穩定在4.4%左右至2027年年底,因此隨著通脹的快速走高市場普遍押注澳央行年內將不再降息,這對澳元構成支撐。通脹數據公佈後,投資者押注澳央行11月降息機率從從40%驟降至8%,對12月降息的預期也回落至25%以下。
另一方面,週一(11月10日)公佈的日央行10月會議紀要顯示,對於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的政策對經濟和價格的影響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此外,官員指出,美國關稅上升和日本企業工資增長的影響是決定下一次加息時機的關鍵因素。
市場普遍認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推動的政策(即優先考慮刺激經濟的措施,而非修復惡化的公共財政),日央行加息步伐將受到阻礙,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施壓日元。
值得留意的是,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稍早前就匯率波動發出口頭警告,強調已看到外匯市場出現快速的單邊波動,政府仍將高度警惕評估事態發展。
不過,高盛及美銀表示,雖然日元正接近155日元兌一美元的關鍵水準,但日本對匯市進行干預的直接風險很小。高盛認為,日元似乎並未處於特別疲弱的水準,相信近期日元表現不佳主要是由於對日本財政風險溢價的重新定價以及對日本央行近期利率預期所致。
10月份日元兌美元匯價下跌約4%,成為G10貨幣中表現最差的貨幣。日本財務省上一次干預外匯市場是在去年,分別是在元匯於157.99、159.45、160.17及161.76附近介入 高盛估計,日本財政部在出售長期證券之前,持有約2,700億美元的可用於干預資金,意味著政府將有能力進行類似2024年的干預規模,預計元匯跌至161至162兌一美元水準時,干預風險將會增加。
綜上所述,美中貿易緩和、美國政府停擺有望結束有望為澳元/日元提供支撐。與此同時,澳央行、日央行的貨幣政策差異有望推動澳元/日元開啟一輪升浪。
澳元/日元技術分析:多空爭奪100關口,新一輪升勢或一觸即發
澳元/日元周線圖: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周線圖顯示,澳元/日元維持於自4月以來的上升通道運行,表明整體升勢並未扭轉,後市需警惕加速上行可能。若澳元/日元持穩100.0,後市有望進一步反彈挑戰102.4甚至104.3水準。若要扭轉跌勢,則需跌破上行通道支撐98.7水準。
閱讀更多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