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7月24日讯,景顺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首席投资总监马磊于昨日(23日)发表关于港股市场前景及新动力的观点。
香港股市年初至今上涨20.8%,成为表现最强劲的市场之一。大规模资金涌入,尤其是南向资金,推动港股指数上升。
马磊认为,这次升势部分是受投资者追逐「中国新消费主义」主题推动,于该主题下,中国知识产权 (IP)备受年轻一代青睐。而「中国新消费主义」内的许多行业领军企业都于香港上市。推动股市上涨的另一个催化剂就是持续的创新,这推动中国医疗保健等行业的科技实现突破,从而提升了企业利润率。
年轻一代助力「中国新消费主义」趋势
马磊表示,准确来说,「情感消费」不同于「情绪消费」。基于IP的消费实质上属于一种情感转移:消费者不仅只为购买产品,更会将自身情感投射于产品上。
与白酒或手袋等传统的功能性消费不同,IP消费可提供情感寄托或陪伴。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过去一年,部分中国设计师玩具备受年轻一代追捧。认为这是因为这些玩具各种独特的服饰及面部表情让年轻一代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继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市场取得成功后,中国IP如今已进军国际市场,扩张至东南亚甚至是西方市场。
该行相信,中国IP具备全球共通的情感诉求,这赋予了它们天然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文化领导者。
对于如何给「情感价值」估值?马磊认为,部分新消费股估值已经偏高,静态及过去12个月市盈率已接近或超过100。新消费的估值成为一大难题。
该行建议采用多种估值法。
对于成长股而言,普遍使用PEG比率(市盈率除以每股盈利增长)。举例而言,倘若一间公司的市盈率为100,但未来三年的预期每股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68%,则PEG为1.4。
一般而言,PEG低于1说明估值偏低,1为估值合理,超过1说明估值偏高。
马磊补充,然而,一些「软指标」包括情感价值、用户忠实度及IP寿命等亦应考虑在内。一间公司的情感指数愈高,女性用户占比愈大,估值溢价可能就愈大。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分析框架来评估「软指标」。
新消费的估值亦取决于IP生命周期等取决于创意及持续产出的变量因素。
例如,设计师玩具的增长取决于公司能否持续开发或签约新的IP授权。缺少电影或游戏支持的单纯的视觉性IP可能很快就会缺乏延续能力,失去吸引力。
该行认为,中国IP进军全球市场亦至关重要。相信,未来十年将是中国IP的「黄金时代」。尽管当前的高估值仍主要受国内市场推动,但情感上的共鸣可帮助中国IP在国际扩张中占据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增长。
展望2025年下半年,马磊表示,预期受高成长股推动,消费行业将继续跑赢大市。设计师玩具及新型饮品等消费品类别将受惠于Z世代及千禧世代消费者习惯的转变,以及国内品牌热度日益提升。「中国新消费主义」前景向好吸引资金不断流入在港上市的行内领军企业。
随着资金持续涌入香港市场,相信投资者可于香港股市发现更多投资机会,其中许多股票估值都十分吸引。
中国创新成为盈利增长的催化剂
马磊认为,虽然中国一些行业因竞争激烈而利润率偏低,但一波新的中国公司已经出现,通过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实现高利润率。研发投资每增加1%,毛利率可能上升1%~2%,帮助公司价值链实现攀升。由科技和创新推动的毛利率上升,可能是中国未来十年最引人注目的故事。
创新的关键在于中国企业对研发的投资。该行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的研发投资在各行各业呈上升趋势。该行认为,增加的研发投资可能使中国的整体毛利率提升至30%,大幅改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这也可能促进人均消费。
该行表示,受科技进步及研发投资增加而推动,中国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十年专注于提高毛利率;开发更高效的人工智能模型正在推动更广泛的采用,使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日常业务营运中更容易于获得和应用。预计创新和人工智能应用将成为A股和港股的长期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