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尽管中国面临房地产低迷、通缩压力与外部关税冲击,高盛最新报告却显示,中国经济在2026年及之后数年或维持高达6%的增长率。随着数据持续超预期,中国空头再次遭遇失利,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策略不仅未成功阻碍中国,反而被认为更大程度上伤害美国消费者。
《福布斯》专栏作者William Pesek指出,无论外界对中国经济持何种看法,在过去十多年里,押注中国下行的投资者普遍未能从中获利。作为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一次又一次在不利环境下仍能达成其年度经济目标。
这里所指的是中国政府设定的年度增长目标。今年的目标是“5%左右”。在中美关税压力与房地产危机加剧通缩的情况下,“5%左右”的表述曾被认为相当勉强。
然而,押注中国2025年经济颓势的空头如今正面临年底的艰难时刻。更令市场意外的是,中国在2026年甚至可能实现6%的增长。
这正是高盛经济学家 Andrew Tilton 与Hui Shan在最新报告中的预测: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增速或达到6%。
若真如此,这将令美国总统特朗普及财政部长贝森特最为意外。2025年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外施加的关税政策核心目的正是遏制中国经济,阻止其规模在未来超越美国。
但原因之一是中国早已为这一时刻做好准备。特朗普第一任期让习近平领导的中国加速“去美国化”,东南亚成为中国最大贸易对象,其次是欧盟。美国如今仅排第三,因此关税对美国家庭的伤害无疑大于对中国的冲击。
高盛分析指出:“2025年中国出口增长令人意外地强劲。”他们预计,2025年中国实际出口将增长约8%。这显示中国商品在众多行业中仍具有高度竞争力。
当然,中国仍面临诸多结构性挑战: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正在加剧国内通缩压力;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限制了财政扩张空间;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影响长期经济活力;人口老龄化趋势拖累整体消费能力;而大部分省份仅有1%至2%左右的工资增幅,也使得企业难以重建定价能力。
此外,还必须考虑特朗普因素。作为过去125年来最重商主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会停止加征关税,仍存巨大疑问。若其国内议程受阻、民调下滑,他可能采取更强硬的外部行动。
例如,特朗普反复宣称日本将向美国支付 5,500 亿美元的“签约费”,但这一付款从未出现;同样,韩国也未如特朗普所设想的那样向美国支付 3,500 亿美元;至于特朗普期待中的 欧盟“赠送”6,000 亿欧元,如今更是遥遥无期。
随着“付款”迟迟不到,未来欧美之间的关税摩擦仍存在不确定性。
Pesek指出,如果高盛预测成真,中国经济在2026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将令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面临新的压力。中国若拒绝“按要求”放缓增长,反而可能触发白宫更激烈的反应。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也可能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特朗普贸易战真正打击的并非中国,而是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