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低位徘徊的佳兆业资本(00936.HK)股价,近期突然迎来爆发式上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9月19日,佳兆业资本股价再度大幅拉升64.71%,位列当日港股涨幅榜前三。而在前一个交易日(9月18日),其表现更为惊人,单日暴涨174.19%,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超过380%。短短两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350%,早期介入的投资者获利丰厚。
资金突然涌入的背后,是这家原本专注于建筑设备的企业宣布了一项颇具想象力的跨界转型。
从建筑设备到RWA:一场战略跨界
佳兆业资本是佳兆业集团(01638.HK)旗下的建筑机械与设备租赁销售平台,主要产品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新型环保机械等,业务覆盖中国香港、内地及新加坡市场。
根据9月17日发布的公告,佳兆业资本“蹭”上了近年来备受关注的RWA赛道。
佳兆业资本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正式启动战略转型,依托股东资源、自身产业与区域优势,以及与合作伙伴在Web3.0领域的技术积累,以香港为起点,探索在合规监管环境下的数字金融创新。
公司称,基于上述资源与技术优势,公司已于2025年9月17日与获香港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达成合作,共同推进香港合规框架下的现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发展。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在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及Web3.0领域的创新探索与资源整合,创造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长期价值。
佳兆业资本未具体披露合作平台名称。根据香港证监会公开信息,目前持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云账户大湾区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等共11家机构。
RWA,指的是与实物资产挂钩的金融资产(包括房地产、黄金、股票等),RWA代币化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化,形成可在区块链网络中流通的代币。通过将实体资产数字化,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高效的金融市场。
佳兆业资本认为其有自身产业优势,或源于其拥有价值较高的实体建筑机械设备(塔式起重机、工地升降机等)和稳定的租金现金流,可为RWA代币化提供潜在的底层资产。
然而,RWA实践仍面临较高技术及合规门槛,涉及区块链架构、智能合约设计、资产托管、法律合规等多重要求。作为一家传统建筑设备企业,佳兆业资本是否已储备相应技术人才、能否准确把握合规要求,仍待市场检验。尽管借助合作可部分弥补短板,但其自身对创新业务的理解与掌控能力至关重要。
除佳兆业资本外,近期还有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RWA,协鑫科技(03800.HK)、宜搜科技(02550.HK)及华检医疗(01931.HK)等企业也从不同维度切入该领域。
例如,华检医疗近日宣布与仁和药业间接全资子公司仁和国际达成合作,计划于美国筹建全球首个专注于非处方药(OTC)的垂直RWA交易所。
业绩承压,母公司债务重组迎来转机
近年来,受香港及内地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佳兆业资本的业绩增长持续承压。
2024年,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5.29%至2.25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虽小幅回升5.88%至1.18亿港元,但核心业务——机械租赁收入仍出现下滑。
公司盈利状况亦不稳定,2020年至2024年间有两年录得亏损,盈利年份也仅为微利。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为446万港元,业绩改善仍不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债务结构。截至2025年6月底,佳兆业资本流动负债净额约为2.69亿港元,累计亏损约4.71亿港元。公司借款总额(包括贷款及相关应付利息)约1.27亿港元,其中即期部分达1.25亿港元,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325.5万港元,短期偿债压力突出。
值得一提的是,佳兆业资本母公司佳兆业集团早在2021年底就陷入流动性危机。根据业绩报,截至今年6月底,佳兆业集团的总借款为1337.39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其中1192.52亿元需在一年内偿还。
近期,佳兆业集团公告其债务重组方案已全面生效,已向合格债权人发行总额约133.72亿美元的6档新票据及8档强制可换股债券。重组完成后,集团实现削债约86亿美元,债务期限平均延长5年,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母公司财务压力的缓解,理论上可为佳兆业资本提供更稳定的经营环境和可能的业务支持,尤其有助于其拓展RWA等新方向。然而,这并不直接解决佳兆业资本自身的高负债、弱现金流和持续盈利难题。母公司的重组成功,并不能替代子公司独立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转型。
因此,佳兆业资本此番跨界能否真正由“概念”转化为“价值”,仍需后续项目落地、盈利验证及市场情绪的持续考验。投资者在关注创新转型的同时,也需理性辨别风险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