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内政部向 Meta 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其平台 Facebook 上采取更好的反诈骗保护措施,否则将面临最高 100 万新加坡元(775,698 美元)的罚款。
马来西亚内政部政务部长吴佩明在周三举行的2025年亚洲全球反诈骗峰会上声称,Facebook是骗子使用的主要工具。这项指令是根据马来西亚去年2月生效的新《网络犯罪危害法》发布的。
吴作栋对与会者和全球反诈骗联盟(GASA)成员表示:“我们向 Meta 发出这项命令,是因为 Facebook 是诈骗分子实施此类冒充诈骗的首要平台。警方评估认为,需要采取更果断的行动来遏制此类诈骗。”
根据新加坡政府收集的,2025 年上半年涉及官员的冒充诈骗案件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 1,762 起,而去年同期为 589 起。
受害者因欺诈活动造成的损失激增 88%,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6720 万新元跃升至 1.265 亿新元。内政部发现,去年报告的所有电子商务诈骗案中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在 Facebook 上实施的。
吴作栋认为,“对于一些受害者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的毕生积蓄,并从根本上ripple 他们的退休计划。”
新加坡内政部将 Facebook Marketplace 评为六大在线平台中反诈骗保障措施最弱的平台。Meta 发言人对此作出回应,称该公司已采取安全措施来检测和删除冒名账户。
该公司重申,其审查团队致力于发现诈骗,并通过提示和工具来报告可疑活动,以保护用户。
该公司还表示,Facebook Marketplace 对新加坡特定卖家设有验证要求,并在产品内设置了安全警示。此前,当局曾批评该社交媒体平台“缺乏足够的消费者保护”。
根据《华尔街日报》 5 月初的一项调查,监管机构、银行和公司内部记录审查将 Meta 的应用程序列为全球互联网欺诈经济的最大贡献者之一。
一位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2023年年中至2024年年中,摩根大通通过Zelle报告的所有诈骗案件中,近50%都与Meta有关。富国银行等其他美国银行也报告了类似的数据。
Meta相关的类似欺诈模式。Meta 内部的一项 2022 年分析发现,其平台上 70% 的新活跃广告商与诈骗、非法商品或劣质产品有关。
《华尔街日报》援引的公司文件显示,广告商在面临封禁之前,可能累计收到8至32次财务欺诈自动“警告”。消息人士称,当问题在内部升级时,账户在被封禁之前,最多收到4至16次自动“警告”。
Meta 此前曾在美国法庭上辩称,其“没有法律义务”阻止其平台上的诈骗行为。这家社交媒体巨头于 2024 年提交了一份动议,要求驳回一项加密货币欺诈过失诉讼,并辩称其自身政策“执行不力”不“应承担责任”。
不要只阅读加密货币新闻。了解它。订阅我们的新闻通讯。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