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DP大跌!滞胀来袭,抛美股买入大宗商品的时机到了?

Alison Ho
更新于
coverImg
来源: Shutterstock

投资慧眼Insights - 美国经济担忧上升,分析师建议,抛售美股,买入大宗商品。


3月3日,亚特兰大联储的研究模型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在2025第一季度的实际GDP预估为-2.8%,创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低。


而一周前GDP预估为+2.3%,2月28日为-1.5%。



为何GDP预测会大幅下跌?


分析指出,这主要跟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疲软有关。


数据显示,美国1月份商品贸易逆差初值从前一个月的1220亿美元扩大至创纪录的1530亿美元。美国2月ISM制造业指数从50.9下降至50.3,不及预期的50.8。


“美国制造商对他们将要面临的贸易环境产生了担忧。我们预计,在美国国内形势和美国出口产品可能受到外国关税影响方面的前景更明朗之前,美国的贸易活动将继续低迷。”ING首席国际经济学家James Knightley表示。


对市场有何影响?投资者该如何操作?


高盛策略师David Kostin表示,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将拖累美股。他将对美股全年盈利增长的预期从11%下调至9%,并认为标普500指数短期内面临上行阻力,如果出现任何反弹,可能都只是暂时的。


“要想完全扭转近期美股的疲软,需要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出现改善。”


前雷曼兄弟交易员、Bear Traps Report 创始人Larry McDonald警告,美国现在处于一个即使进入经济衰退,利率也会维持在高位的时期,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滞胀时期。


从投资组合角度,参考1968年到1981年的高利率和高通胀时期,股债60/40的策略可能不再合适,投资者需要有更高比例的大宗商品配置,如黄金、原油和铜等。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



goTop
quote
这篇文章有帮到你吗?
相关文章
placeholder
特朗普改口称不谋求第三任期,并点名两个接班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当地时间5月4日播出的电视专访中明确表示,不谋求在本届任期结束后继续出任总统。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新闻界对话》电视节目专访中,特朗普同时点名副总统詹姆斯·万斯和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认为他们是共和党内崛起的新星,有望接过保守派衣钵,继续推进“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政策议程。特朗普在节目中说:我将当8年总统,两届。(金十)
作者  金色财经
2 小时前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当地时间5月4日播出的电视专访中明确表示,不谋求在本届任期结束后继续出任总统。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新闻界对话》电视节目专访中,特朗普同时点名副总统詹姆斯·万斯和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认为他们是共和党内崛起的新星,有望接过保守派衣钵,继续推进“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政策议程。特朗普在节目中说:我将当8年总统,两届。(金十)
placeholder
美4月非农前瞻:暴雷在即?股债汇“三杀”会重演吗? 若非农不及预期,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上升,美元抛售将重新开始。
作者  Alison Ho
4 月 30 日 周三
若非农不及预期,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上升,美元抛售将重新开始。
placeholder
日本利率或维持不变!关注焦点转向日美谈判瑞穗证券指出,美日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日元升值加剧的风险依然存在。
作者  Alison Ho
4 月 28 日 周一
瑞穗证券指出,美日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日元升值加剧的风险依然存在。
placeholder
由于投资者信心下降,美元指数跌破99.50,关注零售销售数据美国美元指数(DXY)衡量美元(USD)相对于一篮子六种主要货币的价值,在前一交易日上涨后下跌,在周三的欧洲交易时段交投于99.50附近
作者  Mitrade
4 月 16 日 周三
美国美元指数(DXY)衡量美元(USD)相对于一篮子六种主要货币的价值,在前一交易日上涨后下跌,在周三的欧洲交易时段交投于99.50附近
placeholder
美债市场颤抖,背后真相为何?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无疑成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制造机”,为全世界制造了各种不确定性,而这已直观地反映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上。
作者  财华社
4 月 14 日 周一
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无疑成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制造机”,为全世界制造了各种不确定性,而这已直观地反映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