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月非农看点:就业结构再平衡OR通膨再飙?美股进OR退?

美国三月非农就业创一年来最大增幅,失业率下降,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强劲程度再次给华尔街一大震撼,美股继续充值「软着陆」信仰还是惧怕「延后降息」呢?
当地时间周五(4月5日),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数据显示,继续2月增长27.5万人后(未调整),美国3月非农业就业人口飙升30.3万人,创去年5月以来的新高,大超预期中值的21.4万并超过所有彭博社调查的分析师预测。
【美国非农数据,来源:Trading Economics】
同时,2月数据下修至27万人,1月上修至25.6万,今年前两个月数据合计上修2.2万。此外,失业率下降至3.8%,符合预期,连续26个月维持在4%以下,为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的最长记录。
分项来看,3月非农就业的成长主要是由医疗保健、政府、休闲酒店业和建筑业的招聘速度加快带动的,当前这些行业已反弹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以上。
值得留意的是,就业强劲成长的同时,与通胀水准挂钩的平均时薪增速却掉头。 3月平均时薪同比从上月的4.3%下滑至4.1%,符合预期,为2021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分析指出,该月薪资年率增速回落是因为私营非农就业人员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的上升。
【美国平均时薪月率,来源:Trading Economics】
机构怎么看三月非农?
BMO Capital Markets高级经济学家Sal Guatieri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似乎正在走强,而不是放缓,并且存在推迟美联储宽松政策的风险。」
位于纽约的安永高级经济学家Lydia Boussour表示,「虽然我们相信美联储今年可能会进行三次降息,但此份报告可能会让一些政策制定者预期2024年降息次数会更少。」
英格尔斯& Snyder资深投资组合策略师TIM GHRISKEY认为,「这是非常强劲的就业数据,高于上个月也远高于预期。强劲的经济为Fed降低利率提供了较少的必要性,我们已经看到过去几周对股市的影响。」
GHRISKEY称,美联储评论更加鹰派,且不急于降息,这是明智的,他们正在保留弹药以备不时之需。
Ameriprise Financial首席市场策略师Anthony Saglimbene也表示,「本周的数据,包括就业报告,使Fed下半年降息的轨迹变得更加复杂。在高于预期的就业数据、高于预期的制造业数据后, 6月降息的预期下降。经济表现非常、非常好。」
CME数据显示,当前市场投资者预计联准会今年6月降息的概率仅为50%左右,7月降息的概率也同样如此。尽管仍大体维持年内3次降息的前景,但押注概率显然已经十分微弱。
【來源:CME FedWatch Tool】
强劲就业未必加速通胀走势?
非农报告前,曾有分析指出,移民的增加可能会使得今年美国就业市场比Fed主席鲍威尔所认为的长期可持续的情况要「热」得多。最近,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将2023年的移民人数预估从100万人上调至330万人。
问题的核心在于「中性就业成长」,即某种程度上的速度限制,就业成长速度能有多快,而不至于导致劳动力市场紧缩和工资压力加剧。当前经济学家预测的月均劳动增长为16万~26.5万,明显高于鲍威尔在2022年确定的约10万规模,而2023年的月均成长为25.1万。
尽管就业强劲成长可能会为通胀放缓趋势带来压力,但分析师也从多个方面持乐观态度。Brookings Institution汉密尔顿计划主任、前美联储经济学家Wendy Edelberg称,「到2024年,我们将继续逐月看到巨大的就业数字,但这不应该令人产生经济太热、通胀难以降低的惊愕和不安。」
CBO的移民人数增长规模可能并不会及时纳入劳工部的就业调查,因为后者采用的是人口普查预估数据,这需要到明年进行年度修订时才会体现这一影响。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Nancy Vanden Houten表示,「如果净移民人数比人口普查更接近CBO数据,那么机构调查可能会更准确反应就业成长。」
Houten称,「这将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月度就业成长数据可能不需要像以前估计的那样需要放缓,以避免通胀。」
鲍威尔在周三的讲话也提到,供应链的恢复和移民的增加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里——GDP在第四季年率增长3.4%,而劳动力市场也能在通胀未增长的情况下保持健康成长。
鲍威尔称,「部分原因是工作的人数明显增加。但通胀是如何下降的呢?这是因为潜力——经济的容量实际上比实际产出成长得更多,所以这是一个更大的经济,而不是一个紧缩的经济。这确实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不寻常的事。」
FHN Financial首席经济学家Chris Low表示,在于CBO会面后,他认为中性就业成长现在可能至少为每月26.5万个。他表示,「劳动力的增加给工资带来了下行压力,我们已经在数据中看到了这一点。」
但Low也承认,这也给价格带来上行压力,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这里吃饭、开车和生活。而鲍威尔认为,通胀影响「大体中性」。
有分析师也看到了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再平衡的良性现状。 Indeed Hiring Lab北美经济研究总监Nick Bunker称,「显然,就业市场的需求充足,劳动力供应也有成长空间,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最新非农报告显示,美国3月劳动参与率从前一个月的62.5%上升至62.7%的四个月高点。被视为衡量经济体创造就业能力的就业人口比率也从2月的60.1%攀升至60.3%的四个月高点。
【美国劳动参与率,来源:Trading Economics】
非农报告后,尽管仍表示「目前考虑降息还为时过早」,但达拉斯联准主席罗根也认为,「经济可能会转向更高的生产力状态,从而允许更高水准的活动,而不会产生更大的价格压力。」她指出,对经济影响的中性利率水平可能会有所上升。
非农与通胀会否击垮美股后市?
非农报告前一天,「鹰派」的明尼阿波利斯联准主席卡什卡利警告称,如果通胀进展停滞不前,尤其是在经济保持强劲的情况下,今年或许不需要降息。
在三月议息会议上,卡什卡利预计今年有望降息两次,但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看到通胀横盘整理,那么我会质疑我们是否需要降息。」而同时,他也基本上排除了进一步升息的可能。
在非农报告当天,同为「鹰派」的美联储理事鲍曼甚至提出了升息的前景。她认为,美国通胀存在一些潜在上行风险,政策制定者需要小心,不要过快放松政策,甚至可能需要提高利率才能控制住通胀。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表示,3月非农人数激增表明Fed对中性利率水平的估计不准,就业报告很强,美国经济正在重新加速,考虑到金融条件史诗级的宽松恶化其他因素,中性利率远远高于Fed的预测。萨默斯认为,依据当前事实和趋势,6月会议不适合降息。
对于降息的潜在延后,Ameriprise Financial的Saglimbene发出投资者预期转换的提醒,称「投资者现在必须应对的是,美联储在5月或6月会议上降息的可能性也需已经排除。你将在利率市场看到,你已经看到的以及你开始看到的,市投资者正在重新调整今年可能不会三次降息的想法。」
但另一方面,有分析指出,相比起就业数据,通胀数据是美联储正在观察以降息的更关键的指标,因而这份报告仍未完全排除六月降息的可能。道明证券美国利率策略主管Gennady Goldberg表示,「CPI下周将公布,特别是FOMC一些发言人最近告诉我们要关注CPI,而不是更广泛的经济数据。从这里开始,市场可能会有点波动。」
Goldberg认为,「如果通胀下降,六月仍有可能进行首次降息。但当然,这个非常大的就业数字可能会令美联储在降息时三思而后行,特别是如果经济看起来相当强劲、且市场仍在以合理的速度增加就业机会。」
晨星公司的Prestone Caldwell也指出,「就业市场不存在会促使Fed迅速降息的疲软情况,但也不存在会阻止降息的情况。美联储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做出的决定将取决于通胀数据。」
高盛的A亚历山德拉·Wilson-Elizondo仍然相信,美联储今年稍后开始进行「保险性降息」,以实现「软着陆」,特别是考虑到最近一些非就业数据显示的宏观势头下降。
Spartan Capital Securities首席市场经济学家Peter Cardillo则看到了时薪变化继续支持通胀放缓走势,但也承认美联储的困境仍在继续。 Cardillo指出,「真正的问题在于时薪的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时薪基本符合预期,仅略高于4%。这意味着,虽然整体通胀进一步上升的担忧可能会减弱,但这个数字还很强劲。」
无独有偶,Waddell & Associates的CEO David Waddell表示,报告中有意义的数据是平均每小时收入,目前下降至4.1%,这是自2021年六月以来的最低。Waddell称,「所以就业报告很火热,但这是一份通胀降温的报告,这就是为什么市场可以消化它,这并没有真正改变任何事情。」
非农数据公布后,美股周五收盘并未如预期走弱,三大指数反而齐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涨超1%。
【标普500指数走势图,来源:Mitrade】
Key Wealth的George Mateyo表示,「美联储可能需要重新考虑目前三次降息的立场,但这种态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乐观的,即经济表现更好。」
对于后市,Independent Advisor Alliance的Chris Zaccarelli表示,如果消费者支出和企业利润对投资者来说比美联储多久降息以及降息多少次更加重要,那么股市可能会继续走高。
Nationwide的Mark Hackett提到了即将到来的财报季,称「尽管利率大幅上升且美联储预期发生转变,但股市从创纪录水平相对温和的回档反映了市场的弹性。下一个挑战是财报季,对消息的反应可能会为股市的前进铺平道路。」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mitrade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mitrade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Mitrade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差价合约(CFD)是杠杆性产品,有可能导致您损失全部资金。这些产品并不适合所有人,请谨慎投资。查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