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 - 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45天左右,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公佈的13F報告成為全球投資人觀測資金動向和「抄作業」的參考。
在2025年第一季中,知名基金公司似乎總體上採取了較為防御型的投資策略,比如「股神」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淨賣出股票並繼續積累創紀錄的現金儲備,索羅斯基金買大盤拋小盤,德魯肯米勒和橋水基金減持了多個大型科技股等。
儘管資本市場對川普放寬金融監管抱有希望,但巴菲特並不這麼看。伯克希爾在第一季清倉了花旗銀行,減持了7%的美國銀行股票和4%的第一資本金融公司股票。
【伯克希爾2025年Q1減倉榜,來源:whalewisdom】
至於中概股,在2024年中國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後高呼「買入一切中國資產」的David Tepper砍了兩成其阿里巴巴股票,但仍是最大持倉。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百度、拼多多等中概股成為橋水基金的頭號增持個股。
【橋水基金2025年Q1增持榜,來源:whalewisdom】
值得關註的是,橋水基金的防禦型策略在Q1尤為突出,該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減持了輝達、谷歌、Meta和Applovin等AI科技股,但投資了大量SPDR黃金ETF。
橋水解釋稱,很難再找到第二個這樣的資產了——與傳統股債的相關性低,非常罕見,非常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