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三大指數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4%,深成指跌0.07%,創業板跌0.19%,科創50指數跌0.57%,兩市超28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1.09萬億元。
人形機器人、汽車零部件板塊漲幅居前,成飛集成(002190.SZ)、均勝電子(600699.SH)、天汽模(002510.SZ)漲10%,五洲新春(603667.SH)、禾川科技(688320.SH)均上漲。
信達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機器人頭部企業動作頻頻,具身智能產業化在即。東吳證券也表示,2025年國内外量產元年共振,繼續全面看好人形板塊,全面看好T鏈確定性供應商和頭部人形核心供應鏈、看好總成、靈巧手、整機以及絲槓、諧波、傳感器、運控等核心環節。
可控核聚變板塊走強,中洲特材(300963.SZ)漲20%,王子新材(002735.SZ)、百利電氣(600468.SH)漲10%,合鍛智能(603011.SH)、海陸重工(002255.SZ)上漲。
機構研報認為,可控核聚變或為人類能源終極解決方案,未來商業化發展前景廣闊。近年來,國内外可控核聚變項目持續推進,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
流感、創新藥概念股走強,拓新藥業(301089.SZ)漲20%,熱景生物(688068.SH)漲超12%,亨迪藥業(301211.SZ)、新華制藥(000756.SZ)、以嶺藥業(002603.SZ)大漲。
近日新冠疫情擡頭,相關概念股再度受追捧。此外,有分析師認為,國内創新藥支付環境優化,多地推進創新藥械的多渠道支付覆蓋。2025年一季度,中國創新藥License-out交易活躍,在全球熱門靶點中的貢獻度居前。隨著政策支持和AI賦能,板塊盈利和估值有望雙升。
部分消費電子概念股活躍,精研科技(300709.SZ)漲6.55%,聯創光電(600363.SH)、安克創新(300866.SZ)上漲,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考慮提高秋季推出的iPhone系列產品的價格,同時將推出新功能和新設計。該公司決心避免將價格上漲歸咎于關稅。
跌幅榜上,港口航運、物流板塊走弱,中遠海發(601866.SH)跌6.62%,新寧物流(300013.SZ)、中儲股份(600787.SH)下挫;白酒、證券板塊亦走弱,貴州茅台(600519.SH)、五糧液(000858.SZ)、東方財富(300059.SZ)均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