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週三(11月12日),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一連串重磅消息:美國政府關門有望正式結束,美聯儲政策前景引發新一輪押注,日本政府可能干預央行決策的擔憂重挫日元,美國股市在震盪中走強,加密貨幣和原油下挫。
美國衆議院預計將於美東時間週三晚間就一項臨時撥款法案進行表決,旨在結束創紀錄的43天政府停擺。該法案此前已獲參議院通過,並獲得總統特朗普的支持,一旦生效,將恢復政府部門資金運作,重新支付逾80萬名聯邦僱員的工資,重啓食品援助項目以及陷入癱瘓的空中交通系統。
隨着政府即將重啓,過去一個多月被推遲的核心經濟數據——包括非農就業報告、通脹數據、零售銷售及企業庫存等——將在未來兩週內集中公佈。市場預期這將「重塑宏觀格局」。
豐業銀行(Scotiabank)外匯策略師Eric Theoret指出:「在數據真空期結束後,市場將迎來信息洪流,這可能徹底改變美聯儲12月的政策路徑。」
美聯儲方面,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拉斐爾·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週三宣佈,他計劃在明年2月底任期屆滿時退休,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任期也將在明年5月結束。現年59歲的博斯蒂克自2017年起掌舵亞特蘭大聯儲,是首位領導地區聯儲銀行的非裔美國人。他在任期間以務實穩健著稱,尤其在2024年持續高通脹背景下,頻頻發出謹慎信號,呼籲政策制定者在降息節奏上保持克制,並警惕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次生通脹壓力。
儘管博斯蒂克今年並未在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擁有投票權,但他公開表示支持9月與10月的兩次降息行動,認爲這有助於爲經濟提供「有限而必要的緩衝」。不過,他也明確指出,在通脹仍高於央行2%目標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仍應保持「限制性立場」,以確保物價穩定的長期目標不被削弱。
在宣佈退休消息兩個多小時後,博斯蒂克再次重申,他傾向於維持利率不變,直至出現「確鑿證據」表明通脹正穩步回落至2%的目標水平。他強調,在權衡美聯儲的「雙重使命」——即物價穩定與充分就業——時,目前更明確且更緊迫的風險仍然來自通脹。博斯蒂克指出:「勞動力市場的信號依然模糊且難以解讀,不足以支撐在持續的通脹壓力面前採取激進的政策調整。」
隨着退休在即,博斯蒂克將不再參與未來的利率決策投票,但其表態凸顯出他仍站在美聯儲內部偏向鷹派的一端,主張在通脹尚未被完全遏制前,應謹慎推進貨幣寬鬆步伐。
目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維持謹慎態度,稱「12月是否降息仍取決於通脹走勢」,但多位官員已暗示偏向溫和立場。根據CME FedWatch工具,交易員押注12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升至64%,並認爲2025年上半年累計降息空間或擴大至75個基點。
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未來幾天美國將公佈「降低進口商品價格」的系列舉措,包括咖啡、香蕉等生活消費品,以緩解通脹壓力。
這一系列政策信號強化了市場對寬鬆週期的押注,也推動黃金和股票市場同步上漲。
外匯市場波動加劇,美市盤中美元指數刷新日低至99.42,較日高回落近30點。主要非美貨幣方面,歐元/美元微升0.1%至1.1597,英鎊/美元現微跌0.1%,報1.3139。
(美元指數1小時走勢圖,來源:FX168)
焦點集中在日元。美元/日元現上漲0.3%,報154.62,盤中一度觸及155.04,創下九個月新高。
導致日元急貶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公開表示,希望在當前經濟形勢下維持低利率,並要求日本央行(BOJ)與政府「保持密切協調」。她還要求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定期向政府經濟財政政策會議彙報貨幣政策進展,這被市場解讀爲政治力量對央行獨立性的潛在干預。
豐業銀行策略師Theoret指出:「市場仍預期日本央行將在12月會議上加息,但現在出現了延後至1月的可能性。」
同時,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Satsuki Katayama)再度警告匯市波動過快,稱將密切關注「單邊和急劇的走勢」。
Danske Bank外匯策略師Mohamad Al-Saraf認爲,僅靠「口頭干預」難以阻止日元進一步下跌,若日元突破155關口,日本當局可能被迫進行實質性匯市干預。
整體來看,美元受美聯儲政策分歧影響暫時盤整,但相對日元和商品貨幣依然保持優勢。投資者普遍預期,若美國降息週期推遲、而日本央行再度觀望,美元/日元可能重新測試156甚至157區域。
美國股市繼續表現強勁,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再度飆升429點或0.9%,盤中刷新歷史新高;標普500指數上漲0.2%,納斯達克指數小幅下跌0.3%。
(道瓊斯指數1小時走勢圖,來源:FX168)
市場普遍認爲,政府即將重啓、企業盈利預期改善以及降息預期上升是推動股指的三大動力。
金融板塊成爲最大贏家。高盛、摩根大通與美國運通三隻道指成分股齊創歷史新高,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與美國銀行同樣上行。金融類ETF「金融精選SPDR基金」(XLF)上漲1%,顯示市場對利率環境改善的樂觀預期。
與此同時,週期類股與基礎設施類股亦表現亮眼,卡特彼勒上漲超2%,反映出投資者對經濟復甦與財政支出增加的預期。
科技板塊則延續波動。AI相關概念股再度分化,AMD大漲9%,但甲骨文(Oracle)與帕蘭提爾(Palantir)下跌,顯示市場對AI估值的擔憂仍未消退。
GuideStone基金經理Josh Chastant表示:「AI領域盈利依然穩健,但短線估值偏高,機構投資者正通過獲利了結實現倉位再平衡。」
整體而言,華爾街風險偏好回升,道指強勢表現顯示傳統藍籌板塊的重新主導地位。
與股市上漲形成鮮明對比,加密貨幣市場週三普遍下跌。比特幣(BTC)自盤中高點105,333美元急跌至101,333美元附近,創下一週低點。以太坊同步下跌2.1%,報4,820美元。
(比特幣1小時走勢圖,來源:FX168)
市場分析指出,比特幣的回調主要受資金輪動影響。隨着政府重啓在即,風險偏好資金轉向股票與貴金屬市場,而機構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配置比例短線下降。此外,美聯儲未來的政策不確定性使部分加密基金選擇觀望。
不過,鏈上數據仍顯示機構資金流入趨勢未逆轉。SoSoValue數據顯示,現貨比特幣ETF週二錄得5.24億美元淨流入,爲10月7日以來最大單日淨吸金。分析人士認爲,這意味着機構資金在高波動期進行倉位優化,而非全面撤離。
市場預期若美聯儲在12月會議釋放更強烈的鴿派信號,或將引發新一輪風險偏好上升,從而推動比特幣重新上攻至10.6萬美元上方。
短期來看,比特幣波動率將維持高位,區間震盪格局或延續至政府數據全面恢復後。
原油市場週三遭遇重挫。布倫特原油期貨下跌超3.7%,最低觸及62.476美元/桶;WTI原油期貨跌下跌逾4%,一度觸及58.44美元/桶低點,均創下近一個月最大單日跌幅。
(美油期貨1小時走勢圖,來源:FX168)
歐佩克(OPEC)最新月報顯示,全球石油供應將在2026年前達到與需求持平的狀態,這一判斷較早前「供應緊張」的預測出現明顯修正。OPEC指出,OPEC+集團的產量增長速度超出預期,特別是俄羅斯和美國頁岩油產出強勁。
國際能源署(IEA)在最新《世界能源展望》中進一步調整預測,認爲石油與天然氣需求可能持續增長至2050年,而非此前預計的2030年前見頂。此轉變意味着,全球能源轉型速度低於此前預期。
UBS分析師Giovanni Staunovo表示:「OPEC預測第三季度將出現輕微供應過剩,但規模小於IEA與EIA預期。短期而言,這將壓制油價上行空間。」
IG Markets分析師Tony Sycamore指出:「美國政府重啓或提振消費者信心,從而支撐中期能源需求,但短線市場仍面臨過剩供應與地緣風險交織的壓力。」
市場普遍認爲,若油價跌破58美元關鍵支撐位,可能引發OPEC+考慮再次干預產量,以防止市場陷入新一輪供需失衡。
綜上所述,全球市場正處於宏觀與政策的關鍵轉折點。美國政府重啓、美聯儲潛在降息、日本政策不確定性以及能源供需再平衡共同塑造了複雜的交易格局。黃金、白銀與股市成爲本輪行情的最大受益者,而日元與加密貨幣承壓下行。分析人士普遍認爲,隨着美國經濟數據集中發佈與美聯儲12月會議臨近,全球資產的再定價纔剛剛開始,年底前市場波動或將進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