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處區塊鏈這個產業,往往會遇到圈外人一針見血地提問,比特幣到底有什麼用?我可以猜到大家很多人的回答:比特幣即自由,它是一種自我監管的透明貨幣網絡。但其實我更喜歡務實地回答:世界上很多骯髒的交易需要比特幣,太陽下,硬幣的正面是發幣,硬幣的陰影面就是比特幣。
這些世界陰暗面骯髒的交易也躲藏在網路的最深處,就是大家熟知的暗網,dark web。其實暗網的原理並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對資料進行多層加密轉送實現難以追蹤的效果,整個過程就像一層層剝洋蔥一般,因此登入暗網的Tor網路也被叫做洋蔥網絡。
如果說暗網在最初階段賦予了比特幣價值,那麼現在這輪牛市,Tor洋蔥網路(隱私)+Depin的敘事有沒有搞頭呢?我覺得有,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Depin專案:ATOR protocol
什麼是ATOR?
ATOR是一個旨在改善網路隱私和安全性的項目,透過激勵人們分享他們的網路頻寬來支援匿名網路服務,這是一個幫助用戶匿名瀏覽網路的系統。簡單來說,ATOR鼓勵使用者可以提供頻寬,把自己的電腦變成一個網路中繼站,幫助資訊在網路上安全、匿名地傳輸,就像郵遞系統中的中轉站一樣,而ATOR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提供獎勵和激勵的項目。
匿名網路需要的是成千上萬個中繼節點來轉發數據,實現加密效果,Ator起初作為洋蔥網路的小弟,為洋蔥網路提供了上千個中繼節點,結果去年洋蔥網路認為ATOR這種第三方運作且透過加密貨幣激勵的節點破壞了洋蔥社群的自願者精神,所以給ATOR踢出了洋蔥網絡,ATOR當時幣價也一落千丈。
不過這也使得ATOR狠下決心自立門戶,成為Tor實質上的競爭者,ATOR在被踢出洋蔥網絡的當天也是發了篇長文回懟,指出洋蔥網絡沒有任何激勵中繼節點的行為,而是依靠政府撥款度日,吃瓜群眾一聽,你這個搞隱私網路的組織怎麼能吃皇糧呢?輿論開始轉向,ATOR很快穩住了這次突發的利空,甚至順便昇華了一下計畫願景,實在是高。
團隊&融資
匿名團隊,但公開了一位顧問Hristo Piyankov,他是一位在加密貨幣行業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他畢業於新保加利亞大學,擁有經濟學和統計學學士學位。他在多個排名前十的山寨幣項目中工作,非常擅長Tokenomics(代幣經濟學),為超過220個項目構建了Tokenomics架構,籌集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
我覺得ATOR公開顧問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放心玩,我們請了大神設計經濟模型,絕對可以長久良性的運作。
還有值得注意的點是:Ator 項目沒有依靠風投等機構事先籌款,純粹依靠業績來籌集資金,一家沒有VC支持的Depin項目,目前做到接近3億美金市值,我覺得團隊是非常有自信和加密精神的,沒有VC也代表了沒有機構拋壓,不論是短期幣價還是長期發展,這對這種項目來說都是好事情。此外Ator Labs 在挪威正式註冊為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了軟體和硬體生產許可。
作為Depin如何獲得代幣獎勵?
兩種方式:軟體和硬體
軟體方式:
1. 虛擬機器中繼:使用者可以在個人電腦或雲端伺服器上設定並執行虛擬機器(VM),將其配置為ATOR網路的中繼節點。這涉及下載ATOR專案提供的軟體,安裝並按照指南配置以加入網路。
2. 鎖倉要求:為了獲得獎勵,用戶需要在鎖倉合約中鎖定100個ATOR代幣,鎖定期為180天。鎖定期結束後,只要ATOR代幣保留在鎖倉合約中,用戶就可以繼續獲得獎勵。
3. 獎勵分配:獎勵是基於Proof-of-Uptime機制,即根據節點的線上時間和對網路貢獻的頻寬來分配ATOR代幣獎勵。
硬體方式:
ATOR硬體中繼器:購買並設定ATOR的硬體中繼器,這是一種專為易用性和低電力消耗設計的設備。它允許用戶透過連接Wi-Fi或乙太網路來貢獻網路頻寬,實體可以理解為一個路由器,除了正常在家中提供wifi外,還可以直接參與ATOR挖礦。
無鎖倉要求:與運行虛擬機器中繼不同,購買ATOR硬體中繼器的用戶無需鎖定ATOR代幣即可獲得獎勵。
獎勵和獎金:ATOR硬體中繼器的用戶不僅會從基本的中繼獎勵池中獲得獎勵,還有可能透過與設備一起提供的NFT獲得額外獎金。這些NFT當質押時,可以提供使用者基礎中繼獎勵之上的額外獎勵(100%的獎勵加成)。
代幣經濟學
$ATOR的總供應量:100,000,000
45% 加到流動性(Uniswap Ator/WETH交易對)
10% 用於基礎線路中繼獎勵(2年鎖定期)
10% 用於團隊(2年鎖定期)
10% 用於開發、推廣和中心化交易所(CEX)上線(鎖定)
25% 保留在合約中以便於募款期間的使用
鎖定訊息
鎖定的代幣將以線性方式每週釋放,持續2年。
補充訊息
ATOR代幣合約對在Uniswap的WETH/ATOR交易對上進行買賣的交易徵收4%的稅費。交易收稅雖然聽起來像是土狗盤子,但這其實是專案早期無VC支援的無奈之舉,收稅可以直接帶來現金流,支持專案運作。 ATOR團隊計劃從2024年開始降低這些費用,並最終計劃將ATOR轉變為無稅代幣。
硬體怎麼賣
第一次賣 - 1000個NFT
ATOR專案的首次硬體銷售在2023年第四季末進行,將以紀念版的形式出售1000個AOR硬體中繼器。首批1000台設備的購買價格定為0.1 ETH加250 ATOR(加上運費和稅金)
大家買到的實際上是一個NFT,這個NFT對應著一個實體路由器,可以兌換,並且當持有該NFT時,還可以獲得額外的獎勵加成。 NFT兌換硬體中繼器分為4個批次,每批次250個,第一批次剛剛可以兌換,在官網驗證並填寫收貨地址即可。剩下的750個NFT地板價為0.4ETH
獎勵加成
持有者可以選擇質押他們的NFT以啟動獎勵加成。這意味著,購買硬體並獲得對應NFT的用戶,除了透過運行中繼器獲得基礎獎勵外,還可以透過質押NFT獲得額外的獎勵。
獎勵結構設計
獎勵池
獎勵池初始設定為10,000,000個ATOR代幣。
每日獎勵率
每個時期(epoch)的日獎勵率設定為獎勵池剩餘代幣的0.100%。這意味著在第一個時期的每一天,將會從池中分發10,000個ATOR代幣作為獎勵。
時期的長度
·一個時期的持續時間設定為15天。在每個時期結束時,會根據剩餘獎勵池的大小重新計算下一個時期的日獎勵率。
獎勵遞減
隨著每個時期的進行,因為獎勵的發放,獎勵池的剩餘數量將會逐漸減少,這導致隨後時期的日獎勵數量也會相應減少。例如,在第一個時期後,如果分發了150,000個代幣,那麼第二個時期的日獎勵將基於剩餘的9,850,000個代幣來計算,即每天大約9,850個代幣。
年度通膨率
這種獎勵結構的設計目標是在第一年大約達到3.5%的年度通膨率,並從那時起逐漸降低。這有助於確保系統的長期獎勵不會耗盡,並且獎勵池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繼續存在。
參與方案比較
二級購買
目前ATOR流通供應量為90,361,531,每個中繼質押需要100個ATOR鎖180天,假設全年增加2000個中繼,也僅僅40萬ATOR會被質押,因此短期內中繼質押的ATOR不會明顯帶來通貨緊縮效應來影響價格。二級直接購買的確定性不高,不建議。
參與中繼節點
理想情況:預計一年內總中繼節點數有機會達到7500個(TOR洋蔥網絡目前為7500),同時ATRO是Depin賽道隱私網絡部分的獨苗,疊加牛市效應,ATOR市值預估可以到達10億美金,價格為9U。
1,購買硬體中繼器
硬體中繼器需要投入0.4ETH,一年獎勵約7384U(約5倍收益)
2,軟體VM中繼器
投入100個ATOR,成本為300U,收益一年收益約為3692U(約10倍收益)
悲觀情況,專案發展緩慢,幣價大幅回落,回到1U,由於發展緩慢因此中繼數量增加不會太多,算上已經發售的1000個硬體中繼,總中繼數量大概約為3500個
1,購買硬體中繼器
硬體中繼器需要投入0.4ETH,一年獎勵約1758U(約20%收益)
2,軟體VM中繼器
投入100個ATOR,成本為300U,收益一年收益約為879U(約2.9倍收益)
結論
ATOR這個計畫敘事還是非常性感的,暗網路由+Depin的標籤一定會被更多人知道,計畫團隊的做事能力從被踢出洋蔥網路的那次危機就能看出來非常不錯,不過二級參與並非最好的選擇,不確定性還是很高。
再看看參與ATOR挖礦的方式,無論是理想情況或悲觀情況,相較下軟體VM中繼器的收益更高,且大概率收益可以完全覆蓋成本,收穫2倍以上利潤。目前ATOR主網還沒上線,DC中官方人員說快上了,主網上線後價格大概率還會拉升,想參與的朋友可以提早購買一些用來質押的ATOR,也可以提前配置一下PC端的虛擬機。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