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I原油:供需兩端衝擊,油價再破60關口!利空恐尚未完全釋放

投資慧眼Insights -
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降至50.4,擴張步伐放緩
週三(4月30日)公佈的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數據錄得50.4,較上月下降0.8%,為近三個月以來最低,但仍處於榮枯線以上,暗示中國製造業擴張步伐放緩,但整體仍保持增長態勢。需求疲軟與成本上升是主要原因。
數據公佈後,此前錄得連續兩日下跌的WTI原油受此拖累時段內進一步跌破60美元關口至59.8美元,刷新自4月11日以來近三周新低。實際上,當前油價、美債殖利率及美元的下跌向市場描繪衰退的場景。
美國政府關稅政策令全球石油需求損失40萬-80萬桶/日
週二(4月29日)公佈的美國就業、消費者信心數據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擔憂。美國勞工部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顯示,3月職位空缺719.2萬個,為半年新低,凸顯勞動力需求趨於疲軟。當前JOLTS職位空缺水準已接近2020年時的水準。
另外,美國諮商會(Conference Board)消費信心指數4月初值報86,連跌5個月,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
毫無疑問,美國貿易政策正衝擊全球經濟前景,各大機構認為關稅可能導致全球範圍內每天損失40萬~80萬桶的原油需求。
路透較早時公佈最新調查,反映大部分經濟師揣測美國關稅措施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因應有關顧慮,分析員近期紛紛降低今年原油需求增長及油價預測。
摩根大通:沙特或推動OPEC+在6月再次增產
需求前景不佳,同時供應端亦迎來衝擊。歐佩克+會議將於5月5日召開,市場普遍預計歐佩克+將宣佈在6月每日額外增加40萬桶產量。
摩根大通表示,由於非OPEC國家供應增加,加上部分成員國的產能擴張,OPEC+將繼續面臨挑戰。產能擴張當中的大部分資本支出,是由大型國際石油公司出資。隨著市場對OPEC+減產的反應減弱,意味著對於產油國而言,增加供應以最大化收入可能是最優策略。
供需螺旋衝擊短期恐難破,關注這一點
實際上,美國貿易政策正在邊際轉好,這推動美股、比特幣等資產上漲。然而油價卻仍持續下挫,因原油市場更關注的是中美兩大經濟體的貿易紛爭及相關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是否超預期推出。
而在上述因素出現明顯轉變前,歐佩克+增產及石油需求下滑似乎已形成死亡螺旋,短期難以破局。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油價進一步跌至50美元附近,觸及葉岩油成本線,屆時或引發一系列的變局,甚至地緣風險。
WTI原油日線圖:
圖片來源於:tradingview
日線圖顯示,目前WTI原油形成大型的下降三角形,並跌破三角形下軌支撐,這或預示後市傾向下行。而若要扭轉跌勢,則需重新站上65.0美元水準上方。
*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差價合約(CFD)是槓桿性產品,有可能導致您損失全部資金。這些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請謹慎投資。查閱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