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加密货币领域的发展如火如荼。
周四清晨,比特币首次涨破11万美元/枚大关,价格再创历史新高。以此刻的价格计算,比特币总市值也已超过2.1万亿美元,位列全球资产市值排行榜第五位,仅次于黄金、微软(MSFT.US)、英伟达(NVDA.US)和苹果(AAPL.US)。
在比特币创下新高之际,加密货币领域里的稳定币也在近日迎来大消息。
《稳定币条例草案》获通过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大宗商品等其他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设计初衷是解决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问题,现在稳定币通常被视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之间的桥梁,广泛应用于跨境支付、汇款和去中心化金融等领域。
稳定币主要有四种类型:法定货币挂钩、资产支持挂钩、加密货币挂钩的和算法型。
近年来,稳定币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而花旗预计,稳定比市场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至3.7万亿美元规模。
然而,规模日益庞大的稳定币也存在着一些显著问题,例如资产支持不足、透明度不够、系统性风险等,各大金融中心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势在必行。
2025年5月20日,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要将香港打造成世界一流资本市场,其中一条努力方向就是开创金融新赛道,金融科技、虚拟资产、稳定币及绿色金融是重点领域。
许正宇透露称:“这个星期,我们很快便会去争取立法会的支持,建立稳定币的法律规管框架,这方面在市场的需求也很大,所以下一步我们必须持续创新和拓展新的市场。”
而在5月21日,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草案》),标志着将稳定币这一虚拟资产正式纳入法治监管体系,预计今年底前机构可向金管局申请成为合规稳定币发行商。
《草案》以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具体而言,《草案》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相关人士须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以及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要求。相关人士还须符合一系列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管理、披露规定及审计和适当人选等要求。金融管理专员会适时就制度的详细监管要求作进一步咨询。
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称,《草案》的通过是香港成为国际Web3中心的重要一步,香港稳定币是以法定货币为底层资产。这一做法直指“数字币铸币权”,通过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货币,在数字经济时代拥有更大的货币影响力。
在稳定币规模日益增长之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特区及时出台《草案》,既能规范稳定币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巩固自身金融中心的地位。
美国及欧盟亦有动作
除香港特区外,美国及欧盟也在积极推动出台稳定币相关的监管政策。
美国参议院于本周一晚间(以下均指当地时间)就一项旨在监管稳定币的法案(《GENIUS法案》)取得了关键的程序性胜利。这项法案最早可能在本周进行最终投票。
白宫的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沙皇”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周三表示,政府预计参议院通过的稳定币立法将在“两党的大力支持”下获得通过,并声称它可以释放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大卫·萨克斯称,“我们已经拥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稳定币,只是没有受到监管而已。如果我们为此提供法律上的明确性和法律框架,我认为我们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迅速地创造数万亿美元对美国国债的需求。”
美国投资机构Fundstrat数字资产策略主管Sean Farrell则称:“稳定币法案很重要,因为它是加密货币领域更广泛立法进展的良好晴雨表。该法案的通过将增加涵盖山寨币的更多立法的可能性,甚至增加形成战略比特币储备的可能性。”
花旗也表示,美国格外看重稳定币对美国国债需求的提振以及对美元霸权的巩固作用。
另外,早在2024年末,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正式生效,适用于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这些国家将在过渡期内根据MiCA制定或修改国内立法,最迟于2026年7月1日完成。
MiCA的监管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加密资产发行商,包括稳定币发行商和其他加密货币发行商。第二类监管对象是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
据了解,MiCA对稳定币发行商有一些要求,包括发行前获得授权、履行披露义务、持有一定规模的自有资金和储备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