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日清食品(01475.HK)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出炉,整体呈现“营收稳健增长、盈利小幅回升”的态势。
受业绩提振,原本表现低迷的日清食品股价午后突然发力,一度涨逾5.1%,稍后涨幅有所回落,收涨2.56%,报6.82港元/股。
日清食品:前三季营收净利双增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日清食品实现总收入30.62亿港元,同比增长6.99%:归母净利润2.58亿港元,同比增长2.73%;毛利率为35.4%,较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

资料显示,日清食品核心业务为食品生产与销售,产品矩阵涵盖三大品类:包括即食面(包括即食杯面、碗面以及袋装即食面)、冷冻食品(包括冷冻点心及冷冻面条)、及其他食品(包括蒸煮袋装产品及零食产品)。
据了解,“合味道”“出前一丁”“公仔面”“福”“飞碟炒面”及“日清拉王”都是日清食品旗下的即食面知名品牌。
分区域看,中国内地业务收入18.61亿港元,同比增长5.44%,占比为60.76%,主要因公司扩大内陆地区销售范围,而且在巩固“合味道”杯面品牌,及推广高档袋装面方面(如“出前一丁”、“日清拉王”)亦取得显著进展。
香港及海外市场的增长亦为日清食品业绩提供支撑。期内,中国香港及其他地区业务收入12.02亿港元,同比增长9.47%,占比39.24%,乃由于香港即食面业务表现稳健,以及其他地区需求增加,抵销冷冻食品及出口之跌幅。
日清食品指出,在香港,尽管市民到大湾区“北上消费”趋势不断加强,但本地即食面消费仍然保持韧性。此外,访港旅游业复苏提升餐饮渠道销售额,带动袋装面(如“出前一丁”)持续稳健的表现。
在其他地区,由于销售渠道扩展,即食面的收入有所增加。此外,去年完成收购韩国零食业务及澳洲冷冻食品公司为集团的整体表现带来额外收益。
在此势头下,日清食品销售收入进一步增加,抵销了销售成本的上升及推广开支的增加,实现利润增长。
消费有所回暖?
日清食品业绩稳健增长,有投资者认为是整个消费行业复苏的一个缩影。
2025年以来,我国食品行业企业整体经营虽仍存在一定分化,但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旧换新补贴、消费贷款贴息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下,国内整体消费市场逐步走向复苏。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CPI回暖且好于预期,释放出经济回暖,消费能力上升的潜在信号。
另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增长4.5%。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达1777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成为消费复苏的核心动力之一。
日前,国内食饮巨头——统一企业中国(00220.HK)发布的首三季未经审核财务数据,其整体盈利也表现优异,期内公司税后利润达人民币20.1亿元。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统一企业中国2025Q1-Q3公司实现未经审计税后利润20.13亿元(YOY+23.06%);对应25Q3单季度实现未经审计税后利润7.26亿元(YOY+8.39%),在同比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背景下,单季度利润水平创历史新高。
华泰证券也表示,看好统一企业中国经营维持稳健,分红比例高企,股息率具备吸引力。
哪些食品股能入选港股100强?
食品股作为大消费领域的支柱板块,始终在投资布局与产业研究中占据关键地位。该赛道“刚需属性强、业绩波动较小”的特征,既适配传统价值投资逻辑,也能抵御消费市场短期波动风险。
这一领域中,以统一企业中国、康师傅控股、日清食品为代表的传统港股食品饮料龙头呈现出稳健的发展韧性:前两者凭借多元化产品矩阵覆盖不同消费层级,后者则通过“合味道”“出前一丁”等经典品牌筑牢基本盘,叠加近年渠道下沉与出海,三家企业均以深厚的品牌积淀与灵活的市场适配能力,持续吸引资本市场注意。
值得关注的是,第十二届港股 100 强评选活动将于12月8日在香港举行。该评选自创立起便聚焦消费领域价值,始终紧跟产业变革节奏,不管是传统消费龙头还是新兴消费品牌,均能通过评选的专业维度被市场看见。
据悉,本届拟新增“年度消费领军企业”等多个细分榜单,为消费赛道的优质企业提供了更适配的展示窗口。
那么,哪些食品消费企业能凭借业绩韧性或品牌影响力,在这场权威评选中脱颖而出?值得资本市场与消费行业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