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港、A两市的CRO概念出现普涨,美迪西(688202.SH)、昭衍新药(603127.SH,06127.HK)、泰格医药(03347.HK)等多股表现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作为板块龙头,也出现了显著异动,其A、H股双双录得跳空高开,但此后出现回落。截至发稿时间,药明康德A股收涨2.73%,而其H股仍有近5%的涨幅。
从消息面来看,药明康德的股价异动高开,和最新披露的业绩有关。
聚焦CRDMO业务,业绩持续高增长
10月26日晚间,药明康德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的业绩信息。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药明康德实现营收120.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5.26%;实现归母净利润35.15亿元,同比增幅53.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40亿元,同比增长73.75%。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海内外CDMO板块整体趋势向好,药明康德第三季度业绩继续超出预期。
而在前三季度,药明康德合计实现营收328.57亿元,同比增长18.61%;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6亿元,同比增长84.8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5.22亿元,同比增长42.51%。

公告披露,前三季度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药明康德持续聚焦及加强CRDMO业务模式,营收持续增长,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和经营效率,以及临床后期和商业化大项目增长带来的产能效率不断提升,提高了整体的盈利能力;同时,药明康德出售持有的联营企业药明合联部分股票的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润。
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5%至324.5亿元。其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221.5亿元,同比增长31.9%,收入贡献占比达68.3%;来自欧洲客户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3.5%;来自中国客户收入50.4亿元,同比增长0.5%;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9.2%。上述各地区收入基于客户母公司所在地的国家或地区统计。
分业务来看,化学业务前三季度收入达259.8亿元,同比增长29.3%,是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其中,TIDES业务(多肽与寡核苷酸)表现尤为突出,收入达到78.4亿元,同比激增121.1%,成为拉动增长的最强动力。小分子CDMO(D&M)业务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14.1%。
此外,前三季度,生物学业务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6.6%;测试业务收入41.7亿元,同比微降0.04%,主要受临床CRO及SMO业务因市场价格因素下滑6.4%的拖累。

上调全年业绩指引,药明康德获机构青睐
公告还披露,截至2025年9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的在手订单金额达到59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2%,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业绩公告及演示材料,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重回双位数增长,增速从13%-17%上调至17%-18%。公司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425亿元-435亿元上调至435亿元-440亿元。
另外,药明康德积极推进全球产能建设,而由于部分工程结算周期比预期较长,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从70亿元-80亿元,调整为55亿元-60亿元;随着业务增长、效率提升以及考虑到工程付款时间性差异,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从50亿元-60亿元上调至80亿元-85亿元。
药明康德还表示,公司聚焦CRDMO核心业务,持续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有信心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水平。
而在药明康德披露业绩及上调全年指引后,中金公司、湘财证券、方正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发表了积极看法。
其中,湘财证券在研报中称,药明康德前三季度业绩持续向好,尤其TIDES业务表现亮眼。鉴于公司业务发展持续向好,上调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收预测为444.93/512.59/584.79亿元,上调公司归母净利预测分别为151.44/143.44/164.8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08/4.81/5.52元,维持“买入”评级。
第十二届港股100强启动,哪些CRO企业有望入选?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创新药领域的“卖水人”,今年包括药明康德在内的港股CRO企业也普遍出现股价飙升,表现非常亮眼。
目前,港股CRO概念处于大涨后的盘整期,引起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而身为行业龙头的药明康德取得了非常亮眼的业绩,并上调全年指引无疑能提振投资者的士气,板块后续走势值得期待。
在此背景下,自成立以来便高度关注CRO行业前沿动态的“港股100强”评选,始终积极顺应产业变革趋势。创立十余年来,榜单持续优化结构、增设多个细分板块,力求更全面、及时地捕捉港股市场中的产业新趋势。
目前第十二届“港股100强”评选活动的准备工作已正式启动,榜单候选筛选正有序推进,且拟增设多个细分榜单,重点关注创新药、CRO等前沿领域,深度呼应当前产业发展热潮。
此前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康龙化成等CRO龙头曾多次成功入榜,此次又将有哪些CRO企业跻身榜单?这一悬念值得资本市场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