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2025年9月23日讯,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今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和香港新股市场回顾与展望》。
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放缓,持续面对不同的地缘不明朗因素,尤其是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令到全球新股市场在进入第三季度开始放慢,与去年同期比较,预料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十大新股的融资规模将会稍逊。然而,受惠于期内有 6 只超大型新股上市,以新股集资额计算,香港交易所(港交所)将继续夺得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的冠军。今年美国股市走强,纽约证券交易所因有包括来自一间液化天然气出口商在内的 6 只集资超过 10 亿美元的新股上市而取得集资排行榜的亚军一席,而一间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及一间网络安全公司的超大型新股令到纳斯达克排名第三位。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自第二季度开始回暖,并以最多新股数量取得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的第四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则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八位。
随着内地监管机构扎实推动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落地,今年前三季度 A 股市场呈现稳步发展的趋势,新股数量及集资额均有所增长,预料此势头将一直持续至年底,而国家对科技及创新行业的支持和重视将令到科技、新能源等行业的公司继续成为 A 股新股的热点。今年以来 A 股市场指数稳步上涨,也是「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落地实施的体现。
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以及港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优化大型A股上市公司申请来港上市程序,加上整体香港市况转好,更多国际资金流入,每日股市成交大跃,令到今年前三季度能够有 6 只超大型新股上市,新股市场表现显著改善利好。在最后一个季度,随着美国联储局(美联储)早前已公布开始减息,更多资金将会流入香港股市,加上或将有超过5只超大型新股集资会进行,预计香港将可继续超越美国两个交易所,稳守全球新股排名的冠军宝座。
由于内地新股市场尚未回复至之前的活跃程度,更多消费及科技、传媒和电讯业(TMT)的内地企业到美国上市,整体而言,今年前三季度更多中概股到美国筹集更多的资金,但大部份的新股都是属于小规模集资。由于纳斯达克拟将中概股的上市及集资门槛大幅提高的建议尚未获得美国证监会通过,预料此前计划在今年年内赴美上市的小型中概股仍会如期上市,并以来自消费及 TMT 的公司为主。但是一旦有关新规能够于年内获批实施,或将会促使原先计划到纳斯达克上市的内地企业改赴到香港上市。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资本市场服务部预计,内地 A 股市场会有 78 只新股上市集资 771 亿元人民币,对比去年前三季度的 69 只新股集资 478 亿元人民币,新股数量增加 13%,而集资总额增加61%。今年,创业板以新股数量领先,而上海主板的新股集资总额则为多个板块中最多。上交所将会有 25 只新股上市集资 454 亿元人民币,而深交所则会有 38 只新股上市集资 269 亿元人民币,最后北京证券交易所将会有大约 15 只新股集资 48 亿元人民币。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全国主管合伙人纪文和表示:「我们继续见到 2025 年第三季度 A 股新股市场新股发行稳步推进,符合监管当局所制定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系列政策的方向,突显此系列改革的成果。同时,在此严密监管的背景下,上海证券交易所仍然能够在全球新股集资排行取得前五的席位,实在令人感到鼓舞,也足证内地新股市场的实力。」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 A 股上市业务全国主管合伙人黄天义补充道:「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的新股发行速度,以及监管机构的监管方向与力度,我们预料今年 A 股新股市场的整体表现将会较2024 年更亮眼,逐步迈向成为一个更健康、公平的市场。」而资本市场服务部预计,今年前三季度,香港将有 66 只新股上市集资 1,823 亿港元,新股数量较去年同期的 45 只增加 47%,而集资额由去年同期的 556 亿港元上升 228%。预计今年前 9 个月将有 6 只超大型新股上市,包括 5 只 A+H 新股及 1 宗从 A+H 上市公司分拆出来的上市项目,另有 4只大型新股上市,包括 1 只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的中概股。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上市业务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吕志宏解释指出: 「我们很高兴再次见证大量的海外资金持续流入香港,大幅推动香港股市的成交,令到估值继续回升,加上政策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 A 股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令到超大型和大型新股项再次云集香港新股市场,香港在第三季度能够继续稳守全球新股集资排名的冠军宝座。」
展望最后一个季度香港新股市场将维持强劲势头,并将超越早前资本市场服务部为香港新股市场2025 年全年表现所作的预测。根据港交所目前正在处理超过 230 宗的上市申请,并有超过 5 宗超大型规模集资,包括 A+H 的项目,预料今年全年香港将有超过 80 只新股上市集资 2,500 至 2,800亿港元。除了以 A+H 的新股为主导外,医疗及医药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和消费板块的公司上市也会成为市场的亮点。
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随着美联储展开降息周期,预计将有更多海外资金寻求布局亚洲高成长投资标的,涵盖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这将为今年第四季度香港多宗超大型新股发行,提供充裕的市场资金、流动性支撑及更理想的估值环境。
除了当前监管机构积极支持的 A+H 上市项目,以及专为生物科技、特专科技企业设立的科企上市专线外,香港特区政府拟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则、推动更多海外企业来港第二上市、持续优化主板上市机制,并深化港交所与东南亚交易所的合作。这些举措长远将助力吸引更多不同类型创新企业赴港上市、扩大市场主体范围,也会推动更多公司在香港上市,同时有望进一步吸纳全球南方市场资金,推动香港新股市在上市发行人来源地、行业分布及投资资金来源上更趋多元,从而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与地位。」
在美国,2025 年前三季度有 57 只中概股会在美国上市集资 10.5 亿美元,相对去年同期的 37 只中概股上市集资 8.3 亿美元,新股数量增加 54%,而集资总额上升 26%。期内仍然只有来自一间茶公司和一间医药公司的大型上市项目外,其他均为小型的新股集资项目,当中近七成是来自消费和TMT 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