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的市场疲软与2024年的逐步复苏之后,小鹏汽车(09868.HK)于2025年重回高增长轨道,释放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最新发布的二季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小鹏汽车实现收入182.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激增125.3%,环比上升15.6%;净亏损4.8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净亏损12.8亿元及今年一季度净亏损6.6亿元,均实现较大幅度收窄。
半年报方面,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实现收入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净亏损11.4亿元,同比收窄超50%。
这份逐渐逼近扭亏的成绩单,推动小鹏汽车股价上涨。美东时间周二,公司美股股价收涨4.22%;截至发稿,公司H股股价涨幅达4.22%。
销量狂奔,维持Q4盈利目标
两年前仍面临严峻考验的小鹏汽车,在2025年重焕活力,销量、收入、毛利率及现金储备等多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新高。
凭借产品矩阵的强化,推出MONA M03、G7等新车型,小鹏汽车今年以来销量持续激增,上半年共交付19.72万辆,同比增长279%,这一数字已超过其2024年全年19万辆的总交付量。此外,公司上半年销量增速也超过了造车新势力“销冠”——零跑汽车(09863.HK),后者今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55.7%至22.17万辆。
尽管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销量落后于零跑汽车、鸿蒙智行、理想汽车(02015.HK),但它是唯一一家完成年度目标过半的车企。公司全年销量目标为38万辆,上半年目标完成率已接近52%。
小鹏汽车今年第二季度亏损大幅收窄,主要得益于“多卖车、卖贵车、降成本”的策略。其中,规模效应与毛利率的提升是其财务状况改善的核心驱动力。
公司改进型G6、G9等车型售价更高,产品结构的优化加之去年四季度持续推进的供应链降本举措,有效提升了公司毛利率。今年二季度毛利率达17.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这一水平不仅高于小鹏汽车上半年16.5%的毛利率,还与特斯拉(TSLA.US)今年二季度毛利率相当。
此前,小鹏汽车定下了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在近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公司管理层明确表示,今年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未变。
展望未来,小鹏汽车给出的三季度销量指引为11.3万-11.8万辆,同比增长约142.8%至153.6%;总收入预计为196亿元至210亿元,同比增长约94.0%至107.9%。不过该销量和收入指引均低于市场预期。
小鹏的野心
小鹏汽车积极投入研发,今年上半年研发开支超过41亿元,同比增长近50%。
自成立以来,小鹏汽车便大力投入研发。其官网显示,公司始终秉持“智能汽车引领者”的定位,在智能驾驶、交互体验、万物互联等领域持续保持领先,累计研发投入超194亿元。公司管理层称,公司一直在扩大研发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在将人工智能从数字世界应用到物理世界方面。
过去几年,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超快充、AI芯片、飞行器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均有布局。
上月,小鹏汽车上市了G7车型,定位是“AI智能家庭SUV”。其中Ultra版搭载的三颗自研图灵AI芯片,算力非常强大。公司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整车有效算力达2250 TOPS,远超行业平均100-700 TOPS。
此外,全新小鹏P7已于本月初开启预订,公司创始人何小鹏表示,其预售订单已创下历史车型新高。新小鹏P7定位为纯电轿跑车,何小鹏称,该车型将具备独特外观、极限控制能力和领先一代的AI技术,代表着小鹏未来设计的新方向,有望成为年轻人的梦想之车。
何小鹏信心满满地表示:“随着新P7的交付,我们的目标是从9月开始,小鹏汽车每月交付量超过4万辆。”
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支持L4级别的车型将于2026年量产,且在获得相关政策批准后,将在部分区域开展Robotaxi运营和服务试点。此外,依托小鹏的图灵芯片、VLA和VLM,机器人领域具备初阶L4能力的可量产版本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推出。
零跑汽车出海势头迅猛,小鹏汽车同样表现不俗。截至目前,小鹏汽车业务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海外累计交付量突破1.87万辆,同比猛增217%,并稳居挪威、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势力品牌海外销量榜首。
截至今年6月底,小鹏汽车的现金储备达475.7亿元,这意味着其拥有充足的资金来应对未来的竞争,并持续投入研发。
总结
纵观小鹏汽车的二季度表现,其通过产品结构优化与成本控制实现了亏损大幅收窄,销量增长与毛利率提升成为财务改善的关键驱动力。
尽管公司在研发投入和海外扩张方面持续加码,但三季度交付指引略逊预期仍反映出市场竞争的严峻性。能否如期达成四季度盈利目标,将取决于新车型市场表现与成本管控的持续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