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周四(10月16日),全球金价近期飙升、逼近每盎司4,300美元,引发市场热议。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丽莎·沙利特(Lisa Shalett)指出,虽然外界普遍将黄金的狂飙归因于人工智能泡沫担忧、通胀对冲及美元贬值,但这些传统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明这轮“史无前例”的黄金行情。金价飙升真正的推手,是全球金融体系本身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
沙利特在周二(10月14日)发布的分析中表示,过去市场通常用“风险偏好”与“风险厌恶”来界定资产走势,但在这场已持续三年的美股牛市中,这种划分已不再适用。
“黄金一向被视为避险资产,通常与风险资产如股票走势相反,”她写道,“但如今两者却同步上涨。自2022年10月以来,
随着股市大涨,黄金价格已上涨约2.5倍,今年迄今涨幅超过50%,尤其在过去10周内创下令人瞩目的新高。”
这种黄金与股票“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的现象,令传统市场理论面临挑战。
三大主流解释:都对,但都不完全
沙利特指出,分析师与投资者提出了三种看似合理的理论,但都无法完全解释黄金的“异军突起”。
对冲AI泡沫风险
“部分投资者可能买入黄金,以防股市出现人工智能泡沫。”她指出,目前股市估值高企,由少数超大市值科技股主导,与1999-2000年互联网泡沫颇为相似。
然而,从市场行为来看,投资者似乎并未对调整过度担忧: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CBOE Volatility Index, VIX)仍处低位,企业基本面稳健;根据亚特兰大联储(Atlanta Fed)GDPNow模型,美国下半年GDP仍将保持约3%增速。
通胀对冲需求
“黄金历来被视为通胀期间的保值工具。”沙利特认为,部分投资者或许在担心美国关税上调引发的物价上升,但实际上通胀预期仍保持稳定。
一年期美元通胀掉期自4月以来一直维持在约3.2%。
对冲美元贬值
“投资者或许在买入黄金,以应对美元信任削弱的风险。”她指出,这一观点认为,去全球化、高债务与赤字、以及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使得全球央行减少美元持仓并增持黄金储备。
但沙利特指出,央行去美元化趋势已持续十年,且外国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如美国国债的需求依然强劲,因此这无法完全解释金价的“加速暴涨”。
摩根士丹利:黄金暴涨源于“数字金融时代”转折
沙利特强调,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资委员会认为,金价飙升真正的推手,是全球金融体系本身正在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黄金的上涨与全球货币体系的结构性转变有关,”她表示,“各国央行正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并为未来由稳定币与数字资产所驱动的货币体系做准备。”
她进一步指出,“若各国政府或机构以黄金作为法定货币或加密货币的支撑,这可能削弱美元在全球结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长期支撑黄金的牛市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