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联储周三宣布再次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区间下调至3.75%至4.00%,这是央行连续第二次会议下调利率。尽管美国政府持续停摆,关键经济数据中断,但决策者仍选择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以对冲增长风险。
此次决议呈现出明显分歧。特朗普总统新任命的理事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主张更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夫·施密德(Jeff Schmid)则反对降息,认为应维持利率不变。
米兰在会前表示,近期虽有缓和的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曾给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他倾向于更快地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即既不刺激也不抑制经济增长的区间。他指出,关税并未显著推高通胀,而延迟降息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损害。
施密德则认为,通胀仍处高位,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他警告称,若过度刺激需求,企业的定价能力将上升,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美联储在声明中指出,自8月起因政府停摆无法获取官方就业数据以来,就业市场总体状况并未明显变化。
声明称:
“今年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但截至8月仍维持低位;近期指标与此趋势一致。”
同时,央行重申,“近几个月就业面临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美联储表示,在考虑进一步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时,委员会将继续**“仔细评估经济数据、前景变化及风险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还宣布将于12月1日起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此前,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曾暗示,央行可能即将结束缩表进程,以防市场流动性收紧重演2019年9月货币市场的紧张局面。
鲍威尔指出,一些迹象显示,流动性环境正在逐步趋紧,委员会希望避免市场资金再度承压。美联储长期以来的计划是,当银行在美联储持有的准备金水平略高于“充足”标准时,结束缩表操作。
美联储今年首次降息发生在9月。当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9名成员的中值预期显示,年内还可能再降息两次。但随着政府停摆进入第四周,政策制定者在缺乏官方经济数据的情况下被迫“盲目决策”。
通胀仍然顽固高企。最新数据显示,9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3%,较8月仅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仍远高于2%的政策目标。同时,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的就业增长明显放缓;由于政府停摆,9月就业报告尚未公布,决策者只能依赖私营部门的数据与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增长持续疲软。
周三的降息决定也被视为回应特朗普政府的持续施压。过去数月,总统及其顾问多次批评鲍威尔“行动太慢”,要求更快下调利率以支撑经济与股市。
尽管降息有助于缓冲增长放缓的风险,但通胀黏性与数据缺失仍令美联储的政策路径充满不确定性。
美联储决议出炉后,美元指数短线上扬10点,报98.87。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下挫10点,美元兑日元USD/JPY上扬27点。
现货黄金一度跌至3979.9美元/盎司,后反弹4005.8至美元/盎司,短线波幅约25美元,现报3997美元/盎司。